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首页 >> 北朝帝业 >> 北朝帝业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异域之星球领主 大夏第一假太监 雅骚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学霸养成小甜妻 红色帝国1924 这个书生有点凶 风花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 北朝帝业全文阅读 - 北朝帝业txt下载 - 北朝帝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0020章 钱贱如土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情况不妙啊!”

李泰站在城南邸前,望着那渐行渐远的马车,心情五味杂陈。

之前他在市里遇见的那招揽生意的看客名叫刘珙,服务的确热情周到,不只将他们需要采买的粮食杂货一次备齐,而且还主动带人送货上门,并约定旬月采买都按时送到,让他们不用再麻烦的往来市场。

但这么热情周到的服务,价格也是不菲,这人统共送来一家人一个月的口粮和时鲜蔬菜之类,而李泰他们则花出去一百匹绢加一斤八两的金子。

这个价格究竟是贵还是便宜,李泰也无从判断,因为关中根本就他妈没有一个标准的价格尺度!

除了送货上门之外,这人也送了李泰一堂关中的经济课。

自五胡乱华以来,天下分裂数百年之久,天下乱了多久,关中就乱了多久。频繁的政权更迭,不独极大的伤害民生,也让整个关中的钱币体系几度崩溃,信用力几乎已经消耗殆尽。

刘珙告诉李泰,关中还在行钱的时候,便同时存在着汉五铢、魏五铢、后赵丰货钱、太和五铢、永平五铢等等各式钱币。除了官方铸造的这些钱币之外,诸州各境还存在着大量的私铸土钱。

这些钱币大多粗劣不堪,减重严重,即便一时有好钱发行,也多会被牟利者消融重铸成减重恶钱。

虽然说乱世之中人命很贱,但谁也不是傻子,愿意将自己劳动成果换成一堆恶钱。所以渐渐的,铜钱这种货币就退出了交易市场,大家宁肯将布帛撕成一条一条的进行交易,也不愿意去换根本花不出去的恶钱。

几年前,西魏朝廷倒是铸了一批新钱,但同样成色很差,主要是为的盗版东魏的永安五铢去河东、河北等地扫货,顺便赏赐功臣,流入市场的份额很少。

宇文泰赏赐给高仲密的,主要就是几年前新铸的盗版五铢,大概是因为东魏防范太紧、实在花不出去,一次就赏赐了五十万钱。

那钱李泰也看了,真是打水漂的好东西,砸在水面十几个漂就是沉不下去,基本上可以说就是废钱。

货币购买力骤降,这是东魏西魏、乃至于之前的北魏都要面对的问题。

最近几十年间,购买力最高的还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所铸造的太和五铢,一度达到两百钱一匹绢的程度,但太和五铢也只在洛阳地区流通。到了别的地方便盗铸严重,各地仍行私钱。

当然,西魏也有用钱的场景,但主要是官方的强买,而且通胀非常严重,较之太和年间溢价十几乃至几十倍,钱价甚至比同等量的铜价还要低廉得多。

这也实在是一大奇景,铸钱是为了赚钱,结果搭上人工冶料,最终成钱还不如原始的铜料值钱,可见北朝的货币政策已经被玩的多坏,群众都已经到了见钱色变的程度。

宇文泰统共赏赐了五十万钱,账上花去两万多,李泰再翻计簿才发现,花出去的这些钱也不是用来买东西了,而是供佛了。可见佛门终究觉悟高,大家都不愿意要的恶钱烂钱,他们也一概笑纳。

那个刘珙倒是表态他也可以收钱,但只能用来买卖牛马羊等牲畜和草料。

他也没有隐瞒自己销钱的门路,那就是运到陕北诸州,那里杂胡成群且多城民,几乎没有耕织产品的产出,谷帛价格奇贵,城民们要生活只能用钱交易,所以各种牧产也只能用来卖钱。

李泰倒是不知道北方几州物价高低,但刘珙开出的价格他却不能接受,一头小马驹就要三万多钱,羊价倒是低一点,但也要数千钱。

四十多万钱听起来不少,但也只是几筐而已,李泰宁可丢在家里,也不想做这个摆明了的冤大头。钱花不出去,那他们这点家底能够动用的便只有金帛了。

金子在关中虽然不是流通货币,但在河西那边颇多胡商,使用金银钱交易,只要买卖做的够大,倒也不愁花不出去。

言谈中,李泰也盘问出这个刘珙的底细,其家乃是洛水西岸南白水县的大土豪,家有良田百数顷,送来邸中交易的基本都是他家自产,这更听得李泰心动不已。

“华州居,大不易啊,果然种田才是未来!”

李泰心里感慨着,转身归邸,前堂见到高百龄迎面走来:“十三郎,货类都已经入仓。但这样委实不是长久之计啊,那刘珙所言的买卖,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李泰闻言后便直接摇头道:“这些士伍我自有用计,绝对不作发卖!”

之前刘珙入宅来,见到宅中站的满满当当的士伍人丁,便提议购买一些,用谷米支付,既裁减了养家压力,也多一份进项。

但李泰却直接拒绝了,说他双标也好、假清高也罢,他能接受别人赠送士伍给自己,但却不想贩卖人口谋生获利。

且不考虑是否尊重人权这一问题,那刘珙肯开出可观的价格购买士伍,可见这些人力也是大有可图,关中乡里劳动力仍有不足。

西魏朝廷财政捉急,实在没有多少财货奖酬功士,所以赐给士伍一直都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贺拔胜、若干惠等大将们各自都拥有不菲的士伍人口,随手赠给李泰几十个也不心疼。

但无论任何时候,人都是最宝贵的社会资源。

那些大将征战在外,不暇仔细治业,所以感觉士伍臃肿、是个负担。可等到对外战争稍有停歇,他们有精力广置产业、利用人力的时候,未必就会这么大方了。

高欢为什么能在河北成就霸业?就是因为接收了被尔朱家视为负担、头疼无比的六镇镇民,东魏的军事力量始终压过西魏一头,也正是因为大量的六镇镇民留在了河北。

“长久城居无事,的确不是营家的善计。既然西朝已经授给田园,我打算明早就带领一批士伍出城、就食乡里。眼下已经到了四月初夏,农时入尾,错过这一季的农时,接下来维生势必更加艰难!”

晚饭时,李泰跟高仲密讲起他心里的打算。

“阿磐你既有这样的长计,我也不阻你。幸在所去也不是远乡,如果有什么困难,归邸来告即可。”

高仲密虽然不问家事,但也见到一次采买就花了这么多的家底,也不再信心十足的说什么一年生计无忧,说完这话后只是捧着酒杯默默独饮。

西魏官方虽然禁酒,也不向民间售卖酒曲,但能管到的顶多也只是城中市场里。

如果不追求品质口味,私酿酒水的技术门槛也不算高,高仲密正饮的酒正是这次交易里刘珙当作添头赠送的。

既然高仲密也不反对,事情就这么敲定下来。

清晨时分,吃过早饭后李泰便再将部伍召集起来,挑选了八十名壮丁、二十个妇女,作为第一批随他前往城外庄园的随从。这些人要么忠诚可靠,要么劳作技能丰富、能够第一时间投入生产中。

“二十柄刀、三十杆枪杖、十张弓,帐幕、毡具、火钻、砺石等杂类也已经备齐,车到就可装行。另有野宿所需的其他物类,名目细列,就乡采买,十三郎一定收好。”

高百龄一遍一遍的检查着行装,李泰看着那些装备,便觉得此次出城像是打家劫舍而非入乡种田。不过考虑到关中民风的彪悍,带上这些武装也算有备无患吧。

高仲密心情正值低落敏感,伤离厌别,虽然起的很早,但却不入前堂,只着员叮嘱李泰入乡后第一时间遣人归告。

行装太多,家中车驾不足,需向城南领民都督府租赁,远程计日、近程计里,倒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不过也是同样的不收铜钱,以布帛支付。

可见西魏朝廷的确是不讲究,破钱自己都不肯收。

除此之外,领民都督府还提供另一项服务,那就是金银兑换。

关中贵金属并不流通,李泰想在乡间采买物料工具,必然要准备布帛。

高仲密提供了五斤金子作为种田基金,李泰在领民都督府兑换了三斤,却只得到五十匹帛、一百二十匹布和二十斤绵。这价格是高是低,自然无从计量,但想到西魏朝廷的穷困模样,显然是不会让利于民。

上午时分,领民都督府租借的马车发配过来,并不是制式官车,而是征用入役的民夫和车具。李泰看到这一幕,又不免感慨无论什么时候还是官府好,这无本买卖做得舒服。

装车停当,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出城,随行的还有一位武乡县县吏,负责与乡里接洽并丈量给赐的土地亩数。

------题外话------

西魏有关用钱和物价的记载很少,其中一条是“煎御香泽用钱万贯”,而在北魏太和年间,孝文帝赏赐给他治病的御医一万贯钱,由于府库不足、以杂货代替:绢两千匹,杂物一百匹;谷两千斛;奴婢十口;马十匹;牛十头。太和五铢的购买力算是北朝比较高的货币,但也只是集中在洛阳地区使用。到了西魏时期,仅仅一项御用香料就要费钱万贯,所以西魏年间的货币政策基本处于崩溃状态,直至河西走廊重新打通,山南、巴蜀尽归西魏,商品经济才有所发展。北周年间铸造当五、当十的大钱,主要应该是用来丝路贸易,换取河西走廊上的金银钱,北周宇文邕赏赐功臣已经有不少金银钱的记载,可见丝路贸易卓有成效。我本身学的是金融,对货币和商贸关注较多,也算是对当时民生一个侧面描写,后续还会有一部分相关剧情。。。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赵氏嫡女 天官赐福 福艳之都市后宫 谁与争锋 行走综漫的龙之子 欢迎来到节操动漫社 异域之星球领主 三叶草 我的极品女老师 全球高考 网游之修罗传说 明末边军一小兵 修仙女配一路跑偏 肥水不流外人田 宋吹 一婚更比一婚高 诸天万古道 万族之劫 万古天帝 轮回丹帝 
经典收藏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赘婿 蜀汉 我在大唐卖烧烤 伐清1646 明朝软皇帝大梦想 至高王子 原始人日记 子午春秋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师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 嫡色 新水浒之心 大唐司刑丞 超级武大闯水浒 行走在元朝末年 三国之极品姑爷 穿越之成皇之路 浪子列国历险记 穿越明朝之牧狼 
最近更新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大明好王爷 乱说天国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大明无敌电商 寒门潜龙 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千户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大楚第一赘婿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不见长安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 三国之制霸寰宇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 北朝帝业txt下载 - 北朝帝业最新章节 - 北朝帝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