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离开车间,跟贾东旭会合,然后两人往后勤部在厂门口附近提前准备的仓库走去。
此时这个仓库门口已经有不少的工人在排队等着购买农具了。
易中海只好带着贾东旭在后面排队。
此时前面正在排队,互相认识的工人三三两两的谈论起来。
“嘿,我以为我来的够早了,没想到前面还有这么多人啊?看来这都是打算回去搞春耕的哟。”
一位工人拍着前面的工人胳膊说道。
那位工人直接扭过脑袋,微笑着说道。
“呵呵,那一年春耕,车间里的工人不是走了好多?”
“更何况去年还有人去乡下买地,这又是一大堆人要离开。”
“要不是厂里任务重,你看今年有这么多的优惠条件不?”
又是一位工人接过话头。
“要我说啊,这是厂里给我们机会让我们捞好处。”
“你看厂里的农具是成本价卖的,”
“咱们只要每个人多买一点儿,然后回到村里加点价,就能挣不少。”
“就算我们不能参加厂里的奖励活动,一样能能捞回来一部分损失。”
贾东旭竖着耳朵听到了那位工人说的赚外快方法,眼睛立马亮了起来。
扯着站的笔直,一脸严肃的易中海袖子,笑嘻嘻的说道。
“师傅,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啊!”
“要不我们也多买一点儿农具,然后下乡下去卖了吧?”
易中海回头,斜着眼睛,冷着脸,看着贾东旭,没好气的说道。
“你想什么好事儿呢?”
“你都能想到,厂里的领导想不到?”
“咱们厂里现在任务这么重,还有这么多工人要请假参加春耕。”
“厂里能抽出部分生产力,用边角料给我们打制农具已经不错了。”
“你还指望厂里无限量的供应啊?”
“先不说厂里有没有那么多的边角料。”
“光花费的人力都是问题。”
“要不是厂里想我们这些请假的工人能加快春耕速度,早点返回厂里参加订单的完成工作。”
“你看有没有这回廉价售卖农具的机会!”
贾东旭听着易中海的一通话,顿时有些难过,不过他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继续说道。
“师傅,要不我们一会儿试一试吧?”
“要是能买,我们就多买点儿。”
易中海看着不甘心的贾东旭,眼神轻轻一瞥。
“随你吧,我想的就是这些。”
“至于能不能多买,压根儿就不需要你去尝试。”
“前面儿的工友们,很快就能试探出来。”
“没有人是傻子,能占便宜的机会哪个肯放过?”
贾东旭只好识趣的闭嘴不再打搅易中海,而是全神贯注的看着前面排队的情况,对于前面任何动静儿都不愿放过。
这个时候,贾东旭身后,一位长相憨厚,看着稍微有点儿土气的工人拉了几下贾东旭的袖子。
等贾东旭回头,那位工人才尴尬的问道。
“这位兄弟,我是一个初级工,也是来买农具的。”
“刚才你前面的那位师傅说的是不是真的啊?”
“难道真的不能多买?”
“我们村里还有不少人家里还是木质农具呢。”
“要是能多买,那我就多买一些,带回去。”
“村里的乡亲们在我出来工作之前可照顾我了。”
贾东旭好奇的问道。
“怎么可能,你们村里真的都是木质农具?”
“就算再没有钱,时间长了也能凑一些出来吧?”
看着贾东旭一脸不信的样子,那位工人拍拍胸脯,闷声说道。
“我不可能骗你的。”
“咱们村儿以前几乎家家户户是有铁制农具的。”
“可是后来日本人、秃党都在乡下征集铁器,要打造机械和武器。”
“还要减少乡下的铁农具数量,让农民粮食减产,减少对游击队的支援。”
“也就是那些地主和大户们,家里才有铁制农具。”
接着那位工人面目狰狞的说道。
“最可恨的是那些地主和大户们。”
“因为普通农户没了铁器,粮食产量有限,稍微有点儿灾害,就抗不下去。”
“这些人就趁机低价收走大家家传的土地,然后给他们当佃户、佣人。”
“我家就是这么折腾没的。”
贾东旭一脸的不敢相信。
而易中海则是静静的听着,在心里思考。
怪不得那些地主们去年要疯狂的卖地呢。
怕是被政府清算吧?
估计他们做了不止这些恶事吧?
看来红党得天下是真的天命所归啊。
不把百姓当人,哪里会没有反抗?
就在这个时候,前面传来了一阵吵闹声。
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你凭什么不让我多买啊?”
“厂里的通知说了吗?”
“好像只是说了让我们以成本价买农具,没有说买多少吧?”
一位工人愤怒的说着。
还有部分工人附和。
“是啊,是啊,你们凭什么不让我们多买啊?”
“就是嘛,只要厂里没说,那我们就能多买,你们后勤的人想扣我们的农具,然后自己卖出去赚好处么?”
“就是啊,大家排这么长时间的队,哪里能随随便便就糊弄过去了?你们要给个说法!”
……
场面越来越混乱,很快厂里的安保人员持枪赶了过来。
这些安保人员,之前可是军队退下来的人,只是来到机械厂保卫重工业的。
对于闹事的工人自然是需要制止的。
眼见安保人员过来,这些人才老实一点儿。
不过他们的话,很多工人可是听到了,并且还比较支持他们的说法。
两边就这样僵持着。
很快娄振华和马向东结伴而来。
“都发生了什么情况?”
“闹什么?有什么事儿不能协商解决?”
于是后勤部一位现场负责的小领导走了过来,凑到马向东耳边小声的把现场情况说了一遍。
马向东沉吟片刻,然后站出来说道。
“同志们,都安静一下。”
“我相信在场有不少锻工车间与铸造车间的工人。”
“你们应该清楚,厂里的冲压机是有限的,锻造工人也有限。”
“能在短时间内给每位请假的工人提供一份成本价的农具,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咱们每人一套农具回家也够用了。”
“要是前面的人多买,那后面的工友们就没有农具可买了,他们该怎么办呢?”
“厂里现在任务重,大家互相体谅一下好吧。”
马向东说完,前面的还好,后面大部分工人的立场就彻底变了。
如果说农具数量充足,厂里限制购买数量,那确实可以闹。
可是要是数量有限,真的闹成了,前面的人不限购的买农具,轮到他们的时候,那就没有了。
接下来就是后面的工人集体批判前面排队的工人。
这下子,那些闹事工人的嚣张气焰算是彻底被打下去了。
马向东又安抚了一下工人们,然后叮嘱安保人员维持秩序,接着就转身离开了。
贾东旭后面那位面相憨厚的汉子,瞪大眼睛张着嘴,看着贾东旭。
“你前面的那位师傅真厉害啊!”
“这都能算到?”
虽然不能多购买农具赚好处的贾东旭有些不甘心。
可是看到易中海的话跟厂里的结果相吻合,不由得得意起来。
昂着头看着那位工人说道。
“那是,我师傅可是易中海啊,在厂里鼎鼎大名,这点儿问题他早就看透了。”
附近注意到这边的工人们这才集体看了过来。
易中海咳嗽了几声,打断了贾东旭的吹嘘。
“行了,老老实实的排队,一会儿就到我们了。”
“买完咱们就回家,准备早点儿下乡。”
接着就不再搭理贾东旭了。
有了易中海的话,贾东旭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好老老实实的排队。
很快轮到两人。
后勤部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厨师假条,然后按假条,一人一套农具的购买名额。
仔细一看,发现一套农具里,有锄头,耙子、铁锨、镐头、犁铧、镰刀。
贾东旭和易中海立马高兴起来。
这一人一套的农具,基本上能把一个家庭的需求给弄齐了。
看来厂里下了大功夫的啊。
很快两人付钱结账,然后扛着农具往厂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