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张石坚

首页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凡人歌 抗日之铁血战魂 红楼如此多娇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灵剑尊 这个书生有点凶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崇祯十五年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风流狂少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张石坚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全文阅读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txt下载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39章 杭州大宋内乱酝酿,三国战争升级,诸葛亮对关中的分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啊?”赵构听到这个主意,一时间都有些傻眼了。

出海?

这特么也太离谱了吧。

朕堂堂大宋皇帝,竟然要被金人追到出海躲藏的地步?

朕确实是不想和金人开战不假,但你这也有点,不,简直就是太过分了吧?

还没等赵构反应过来,一旁的宦官蓝珪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口赞同了。

“陛下,王渊将军所言极是啊!”

另外一名宦官康覆也道:

“陛下,不管将来出不出海,至少咱们先离开镇江再说啊!”

几名宦官你一言我一语,总之就是先逃命再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赵构一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

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赵构抬头看了一眼外面的天空。

原本他睡下的时候就已经是半夜了,再经过刘光世、王渊等人这么一闹,此刻天边晨曦已现。

赵构腾一下直接站了起来。

“还等什么,现在就赶紧出发吧!”

于是赵构就在刘光世、王渊等人的护卫下,急急忙忙地离开了镇江府,沿河一路先往东,随后转向南方,辗转抵达了杭州府。

到了杭州之后,已经距离扬州甚远。

此时北边也传来了消息,驻扎在扬州附近的各路宋军在得到消息之后陆续支援,暂时挡住了金军南侵的势头。

赵构其实真的很怕死,所以大宋的兵马除了集中在汴京一带的精锐,剩下的基本都在扬州北边或者附近。

这也是为何赵构在听到金军抵达扬州后被吓软的原因,他以为扬州附近的宋军全部都被打败了。

但事实上,金军采用的是大胆穿插的战术,直接靠骑兵冲进来到扬州城,也不管能不能攻下,到了就是赢。

事实证明,这个只要宋朝君臣脑子正常一点就绝无可能成功的战术,的确是被金军打成了。

所以打仗这种东西,很多时候不能单纯从双方的实力、后勤这些客观因素去分析。

双方主帅和皇帝大臣们的脑子,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变量因素。

只看客观因素,九成九的以少胜多之战都没有一丁点实现的可能。

历史确实很多时候比玄幻小说更玄幻,玄幻小说最多也就越个两三级而战,五百金兵把大宋几十万军民撵着跑这种事情在玄幻小说里写出来都会被骂作者弱智,可偏偏就在历史上的大宋出现了。

不管怎么样,赵构总算是能暂时安下心来,在杭州府居住。

然而杭州毕竟不是京师,甚至也不是扬州这种已经居住了好几个月的临时行在。

赵构只能暂时居住在杭州府的府衙之中,又以杭州的显宁寺作为百官处理政务的临时场所。

由于这一路过来的逃亡实在是太匆忙了,赵构甚至连最基本的御厨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只能临时从杭州酒楼之中找厨子来给自己烹饪菜肴。

此刻人心惶惶,各种物资供应更是无从谈起。

赵构的菜肴也从平时的“御膳一日百品”变成了一天“只能”吃一头羊,再加上煎肉和几大块炊饼。

赵构恶狠狠地啃着炊饼,愤恨地开口道:

“黄潜善、汪伯彦误朕甚矣!”

赵构当然知道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自己这个皇帝身上。

但赵构也当然不可能承认这一点。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就选择将锅甩到了黄潜善和汪伯彦两名大宋宰相身上。

赵构的这个态度,立刻就通过在场服侍的宦官们传了出去。

在杭州城之中的文武百官立刻“群情激奋”,疯狂上奏章弹劾汪伯彦和黄潜善两人。

两人见势不妙,赶紧入宫向赵构哭诉。

“陛下,不是臣等办事不力,臣等也不知道大金竟然会出尔反尔,南下突袭啊。”

“陛下,臣等都是按照陛下的吩咐来的,绝对没有任何私心,还请陛下明察!”

赵构表情平静地看着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人,双目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在抵达扬州之后,赵构发现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自己男人的功能,几乎消失殆尽!

为什么说是几乎,那是因为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赵构还是能当一当男人的。

偶尔。

但是,“雄风”这两个字是绝对无从提起了。

这对于本身就是色中饿鬼的赵构而言,绝对是无法接受的!

究其原因,就是金军突然出现,把赵构给吓的!

本以为是暂时的,没想到一路各种惊吓过来,真正到了又能享受女子温柔的杭州,才发现居然是长长久久……

这赵构就忍不了了。

就是黄潜善和汪伯彦这两个蠢材,既没有安抚好金人,也没有做好情报侦查,最后才搞成这个样子!

赵构越想越气,表情也变得无比阴冷。

“两位卿家,朕当然知道你们是不容易的。”

“但若是此事你们不负责,难道要朕来负责吗?”

听着赵构的厉声质问,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人满身冷汗,都说不出话来了。

就在两人绞尽脑汁,想着找一个什么重量级的人物背锅的时候,赵构大袖一挥,怒气冲冲地开口道:

“滚吧,等会把辞官奏章送来,做得体面一点,不要让朕和你们自己都难堪!”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人表情变得无比苍白,只能心如死灰地告退。

【如果说扬州之变这场惨绝人寰的悲剧中还有一点对大宋有益的消息,那就是在事后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人被罢相的消息了。】

【这两人原本都不过是大宋地方上的知府,靠着给赵构阿谀拍马,竭力帮助赵构夺取皇位稳固政权并打压主战派大臣而上位,成为大宋的左相和右相。】

【这两人心胸狭隘,将李纲排挤出朝堂,又竭力攻讦宗泽,压榨百姓横征暴敛借机中饱私囊,同时对外谄媚金国,对内打压所有抗战声音,还主动放弃了河北,可以说罪行罄竹难书。】

【黄潜善和汪伯彦两大奸臣的滚蛋,无疑让许多大宋的有志之士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但,光明真的就会到来了吗?】

镜头一转,岳飞出现在画面之中。

他急匆匆地来到杜充的汴京留守府里,对着杜充请命。

“大人,扬州遇袭,陛下生死未卜。”

“还请大人允许下官领兵前往扬州抗击金贼,援救陛下!”

杜充听完岳飞的话之后,却陷入沉吟之中,良久不语。

岳飞心中不觉有些奇怪,便再度开口求战。

然而,杜充却依旧古怪地沉默着。

过了好一会,杜充才缓缓开口道:

“鹏举啊,本官当然知道你救援陛下和朝廷诸位大人心切,但本官作为汴京留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守住汴京这座大宋京师!”

“完颜宗辅率领的金军已经从北边过来了,随时都会渡过黄河南下威逼汴京,此刻本官若是调动兵马去扬州,岂不是上了金人的恶当吗?”

“丢了扬州,罪责和你我无关。但丢了汴京,你我都要被陛下斩首抄家的!”

岳飞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

“这,难道咱们就这么坐视扬州生变?”

杜充正色道:

“怎么叫坐视生变?咱们守好汴京这座大宋都城,就是对陛下和全天下人最好的交代。”

“好了,你先下去吧,好好操练你的兵马,准备迎战金军。”

“其他的事情,等朝廷那边传来陛下的旨意再说!”

岳飞无奈,只能闷闷不乐地离开了。

等他离开之后,杜充一名心腹开口道:

“大人,您当真不打算派兵去扬州了?”

杜充哼了一声,道:

“派兵是肯定要派的,不然陛下心里怎么想?”

心腹疑惑道:

“那岳飞如此主动求战,您为何不派他去呢?”

杜充怒道:

“现在汴京之中真正能打的就一个岳飞,本官若是真把岳飞派去了,谁来镇守汴京,你吗?”

心腹被杜充骂得讪讪,过一会又忍不住道:

“可大人您之前不是都说了,让我们随时做好放弃汴京的准备吗?”

杜充翻了一个白眼,冷冷道:

“放弃还是不放弃,那可不是本官说了算的,那得是陛下说了算。”

“哼,在没有旨意之前,本官可不会离开汴京!”

随后,杜充表情又变得严肃起来,低声叮嘱这名心腹。

“你立刻安排马车,趁夜将本官家中的财货全部都运去南边。”

“嗯,江南那边是肯定不能去了,你们直接走陆路,先到襄阳城,再等待本官的进一步指示!”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汴京这边的气氛也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金军各路兵马陆陆续续出现,在黄河两岸对宋军防线进行骚扰。

两军之间也爆发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互有胜负。

在某处战场上,宋军大举出击,将对面的金军击溃。

张宪喜气洋洋地提着一颗金军千夫长的首级,回到了岳飞的面前。

“将军,我们又赢了!”

岳飞嗯了一声,脸上却没有多少欢喜的表情。

张宪有些疑惑地开口。

“将军,你怎么好像不太高兴?”

岳飞叹了一口气,道:

“刚刚得到的消息,陛下已经南巡到了杭州。”

“你说,陛下这一路从应天到杭州,难道就这么一直南巡下去不成?”

说是南巡,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赵构这小子压根就是南逃!

最好笑的是,赵构一直都觉得汴京不安全,但就在他已经逃跑到南方千里之外的杭州时,汴京依然牢牢掌控在大宋手中!

张宪闻言,刚刚打了胜仗的欢喜也去了八分,忍不住感慨道:

“唉,咱们大宋究竟什么时候才能一雪靖康之耻呢?”

两人沉默无言,收兵回归。

刚刚回到营地,就有快马前来,召岳飞去留守府。

岳飞还以为是金军主力正式出战了,急急忙忙地来到留守府。

刚到留守府,就看到了一脸严肃的杜充。

“诸位,不好了,杭州出大事了!”

“啊?”岳飞闻言,不由愣住。

这位陛下,怎么走到哪里,哪里就出大事?

……

【黄潜善和汪伯彦去职之后,赵构任命朱胜非作为右相,又将王渊提拔为宰相,任同签书枢密院事,同时继续兼任禁军统领,御营使司都统制。】

【此外,又将刘光世、韩世忠、张浚等人陆续提拔。】

【这些任命之中大部分都属于中规中矩,唯有对王渊的提拔,引起了文武百官,尤其是军中将士们的不满。】

礼部侍郎张浚刚刚结束一天的朝议,离开了作为临时行宫的杭州府衙。

杭州城并不算大,逃亡之下的张浚也没有马车,就这么带着两名随从,缓步回家。

一路过来,张浚看到了街边张贴着许多布告。

“扬州张况陵,寻子张维贤,年纪二十有五,相貌端正,于扬州失散,若有人知其近况,请到显庆寺旁钟鼓楼西南二十丈张宅通报,必有重谢。”

“扬州李安国,寻父母李平洲,王氏……”

整整一条街的墙壁上,到处都贴满了寻人布告,绝大部分都是来自扬州,还有一小部分来自镇江、常州等地。

张浚看着这些布告,心中沉甸甸地,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他往前走了几步,突然听到了一番争执。

“凭什么?那王渊害死了这么多兄弟,为什么还能成为宰相?”

“我就是不服气!”

张浚闻声看去,发现是一名军官正在愤怒地对着身边的几名同袍大声抱怨着。

另外一名军官同样也是极为不满地开口道:

“也不知道官家是怎么想的,王渊把船都拿去装他自己家的财物逃命了,差点让官家都死在了扬州码头上,官家竟然还能原谅他!”

又有一名军官察觉到了张浚的目光,打量了一下张浚身上的官服之后神色微变,赶忙将两名同袍拖走。

“好了好了,现在城里到处都是百官大人,要是这话传到了官家耳中,咱们还有命吗?快走!”

张浚看着几名军官远去,表情越发沉凝。

张浚其实知道为什么。

王渊之所以能在犯下大错之后升官,并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在于蓝珪、康覆这些赵构最为信任的宦官!

正是因为这些宦官们在赵构的耳边拼命地给王渊说话,所以王渊才能够诡异地在犯下大错的情况下,反而升官成为了宰相。

要知道王渊可是一个单纯的武将,在崇文抑武的大宋,武将能成为宰相绝对是一件无比稀奇,堪称奇迹的事情了。

“这些阉人……”

张浚摇了摇头,心情大坏。

他明知道蓝珪和康覆等宦官贪婪成性胡作非为,但却又拿这些宦官一点办法都没有。

张浚想了想,对着身旁的两名随从道:

“去看看钱塘江吧。”

心情不好的张浚也不想回家了,直奔城外的钱塘江大堤,想要看看日落时候的潮水,舒缓一下情绪。

没想到,他才刚刚抵达距离大堤不远的地方,却被一群趾高气昂的随从给拦住了。

“站住!大堤已经被封了,今日任何人都不能过去!”

张浚这一气非同小可。

别人也就算了,老子特么大宋堂堂的礼部侍郎,除了宰相和尚书之外最高级别的官员,竟然也被你们这些小小随从给特么无视了?

张浚怒气冲冲地开口道:

“你们是谁家的人,竟然这么敢和本官开口说话,你可知道本官是谁吗?”

张浚话音落下,对方扫了一眼张浚的官服,笑道:

“知道啊,你无非就是某个侍郎或者尚书之类的嘛。”

“那你可知道,我们的主子是谁?”

张浚见对面清楚自己的官职却依旧毫不慌张,心中不由惊疑不定。

“是谁?”

难道是陛下来钱塘江看潮水了?

也不对啊,陛下如果来了,那应该会有禁军随行才对。

就在张浚心中诸多念头翻滚的时候,对面笑呵呵地开口道:

“我告诉你吧,我们的主子呢,就是宫里的蓝珪和康覆两位大人!”

“两位大人今天心情好,要在钱塘江设宴待客。”

“你虽然是个什么侍郎,但没有大人的请帖在,你也是进不去的。”

“好了,话也说清楚了,你请回吧。”

张浚怔住了。

竟然还是蓝珪、康覆这两个死太监!

都什么时候了,这两个死太监竟然还想着设宴待客,还把钱塘江这一段最好风景的地方给堵住了,不给别人进去?

他的目光透过面前挡路的随从们,看向不远处的大堤。

那里果然搭起许多华丽的帐篷,隐隐约约还能听到丝竹乐声从空气中飘扬过来。

那随从见张浚不走,还以为张浚想要找茬,顿时脸色一沉。

“怎么,还不走?”

“我告诉你,如果你再不走,给我家两位大人听说了你来捣乱的话,你这官帽明天就要摘下来了!”

张浚回过神来,重重地哼了一声,转身就走。

刚走几步,张浚又听到远处传来一阵争吵的声音。

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去,发现是两名眼熟的将军。

分别是御营后军统制苗傅,还有御营右军副统制刘正彦。

两人怒气冲冲地对着拦路的随从大骂。

“你让我们进去问问蓝珪和康覆,为什么平白无故的将我们麾下的将士们处死!”

“我们在杭州的宅子,凭什么他们无故强征,用作自己的私宅!”

然而这些随从们哪里管你这些?

听到烦了,竟然直接拿出棍棒,将苗、刘二人乱棍打走。

看着苗刘二人狼狈逃窜的身影,随从们不由哈哈大笑,各种污言秽语喷出。

“两个废物,等会咱们家蓝大人和康大人知道了,明天就让尔等免职,流放琼州!”

苗刘二人不再开口,而是愤恨无比地离开。

在离开之前,两人那阴冷的眼神,让张浚吓了一跳。

“该不会出事吧?”

再回想起刚刚那些军官们愤恨的话语,张浚越想越是不妙。

能被自己在一个时辰内接连见到这么多事情,绝对不是巧合。

这只能说明,军队内部的不满情绪已经非常、非常严重了。

苗傅、刘正彦两人率领的御营后军和右军,此时正好就是杭州城里仅有的两支军队。

像其他御营使司的大将,如刘光世、韩世忠等人,都正在长江一带组织防线呢。

一旦苗傅和刘正彦想要做些什么,杭州城里压根就没有任何其他兵马可以进行制衡!

张浚急匆匆地回城,然后立刻去找到此刻城中最高职位的文官,右相朱胜非。

“什么?蓝珪和康覆竟然敢这么欺辱领兵大将?”

朱胜非一听也傻眼了,立刻趁夜入宫去求见赵构。

赵构一个人安静地坐在后殿之中,注视着面前的烛火。

自从没有了男人的功能之后,赵构自然也就失去了和女人继续鬼混的兴趣。

于是赵构就把宫里的一百多名女子全部都放生出宫了。

好在,金军进攻扬州之前,赵构的妾室潘氏给赵构生下了唯一一个儿子。

要不然,赵构真是连死的心都有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但无后的问题是解决了,现在的危险依旧还是让赵构动容。

听完朱胜非的话之后,赵构的脸色也不由一变。

“此话当真?”

“将士们会造朕的反?”

朱胜非表情急促地开口:

“陛下,张浚此人观察敏锐,绝对不会无的放矢。”

“苗、刘二人,恐怕真有异心了。”

赵构惊疑不定,一时间无法下定决心。

苗、刘二人都是出身大宋将门,能被赵构委任他们留守杭州,足见赵构对他们的信任。

眼下朱胜非却来告发这两人要谋反?

赵构是真的不知道究竟该不该相信。

又一阵脚步声响起,宦官康覆急匆匆地进来。

“不好了陛下,刚刚收到的消息,苗、刘二人已经召集心腹将官,说要在明日清晨于天竺寺之中集合,然后起兵发动政变,想要挟持陛下以令天下!”

康覆说话的时候,心中又是发虚,又是愤怒。

心虚是因为苗、刘二人刚刚在大堤处吵闹的事情的确都是真的,那都是蓝珪和康覆一众宦官做的恶事。

以及,苗刘二人的目标并不是赵构,而是蓝珪、康覆等宦官。

愤怒的原因则在于,苗刘两人竟然敢反抗,竟然还想要发动兵变!

早知道就应该提前劝说陛下下令免掉这两个家伙的军职,或者刚刚在大堤处直接让随从们把两人乱棍打死!

赵构一听,直接傻眼了。

如果仅仅是朱胜非的话,赵构确实半信半疑。

但康覆可是赵构最信任的人,从小陪着自己长大的老太监。

故而,赵构此刻已经完全确信,苗、刘即将兵变!

情急之下,赵构立刻将王渊召进宫中,和朱胜非一起商议对策。

一番密议之后,朱胜非提议道:

“王大人,今晚你就派五百精锐前往天竺寺埋伏好了。”

“苗、刘二人想要发动兵变,肯定是趁着明天早朝结束的时候进行。”

“到时候,只要他们一集合,你部下的精锐立刻冲出杀掉他们,那整个兵变自然就群贼无首,不了了之!”

“对了,再急召韩世忠和刘光世领兵前来杭州,镇压大局!”

朱胜非如此这般地安排了一番,赵构在一旁听着也觉得颇为稳妥,总算是稍微放下心来。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君臣们也议论纷纷。

三国世界,魏国皇宫之中,曹植有些好奇地开口道:

“父皇,您觉得这一次兵变会成功吗?”

曹操不假思索地开口:

“八成的可能性是会。”

“啊?”曹植震惊了,“父皇,这苗、刘二人之前也没在视频之中出场过啊,您为何能如此笃定?”

曹操颇为不满地看了一眼曹植,道:

“因为朕用的是脑子!”

“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兵变多了去了,能进入金幕盘点的兵变又有多少?”

“既然金幕能播放这一次兵变,那就证明这次兵变要么成功,要么对历史造成巨大影响。”

曹植:“……”

搞了半天,父皇您并不是因为了解苗、刘两位将军,也不是因为讨厌赵构,就是单纯的相信金幕呗?

但曹植转念一想,突然又发现曹操的这个思路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金幕本来就是最值得相信的啊。

曹丕快步走了进来,脸上都是凝重的表情,道:

“父皇,从倭地前线传回的最新消息。”

“咱们的战况不容乐观啊。”

曹丕如此这般,说了一通。

伴随着东吴舰队越来越多的战舰抵达倭地,海上的局面算是彻底被东吴给掌控了。

魏国的舰队大部分时间内都不敢出港,被东吴舰队压着暴打。

魏国的支援舰队一开始是小股小股的上,导致很容易就被东吴舰队击沉。

魏国现在逼不得已,先把造出来的船只集中在朝鲜半岛的南部港口,等待数量足够之后再行出战。

可这样一来,魏国从朝鲜往倭地补充的海上运输道路就被切断了。

倭地岛屿上驻扎的魏军,面临着颇为困难的局面。

最主要的,没弹药啊。

曹操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朕明白,你派人送信去倭地那边,告诉他们,让他们坚持住。”

“粮食尽量自筹,找机会屯田。”

“至于物资,可以采用隐蔽的小船运输,运一点是一点。”

“造船厂那边一定要抓紧,尽可能地生产出更多的战舰。”

曹操也是很不爽的。

论各种工匠资源,朕的大魏才是最多的。

怎么能一直被东吴在海上压制呢?

若是朕能有《工业革命》……

这一刻,曹操内心之中对《工业革命》的渴望攀升到了极点。

曹操呼出一口气,看了一眼贾诩。

贾诩会意,微笑道:

“陛下,时机应该差不多成熟了。”

“对了,全新的图纸也已经交给造船厂,正在紧张地建造之中,预计一两个月内就能有成果。”

曹操这下心情好了不少。

所谓的全新图纸,其实就是东吴战舰的图纸。

从哪来的?

当然是从被免官在家的两位东吴水师大将,吕蒙和陆逊身上来的。

不过吕蒙和陆逊也留了一手。

东吴最大的楼船战舰图纸,两人并没有给出来。

他们给的是东吴最多的中型战舰图纸。

但东吴的中型战舰也确实比魏国战舰要更强,这一点毋庸置疑。

所以对魏国来说,这也是一个能提升实力的好消息。

曹操将目光继续转向曹丕,询问道:

“文远那边的情况如何?”

同一时间,东吴皇宫之中。

刚被提拔为大司马不久的诸葛瑾表情凝重,对着孙权禀报道:

“陛下,张辽领兵从合肥一路南下,我军难以抵挡啊。”

孙权闻言,表情颇为难看。

“这个曹阿瞒,他喜欢这样玩是吧?”

“不敢在海上和朕对抗,就派张辽从陆地进攻朕?”

孙权很生气。

但又无可奈何。

海军方面,东吴确实是压着魏国打不假。

但陆军这方面,东吴的确就是远不如魏国了。

之前不行,现在全面换装了火枪火炮,一样还是不行。

谁让人家魏国也有同款武器呢?

装备都换了,士兵还是那些士兵,打不过还是一样打不过。

孙权冷着脸,开口道:

“那就增派更多的援兵,无论如何也要守住,绝对不能让张辽那家伙打到江北岸来!”

东吴的都城建康可就在长江南岸,距离张辽出发的合肥并不算太远。

这也就是为何孙权之前一直心心念念想要攻下合肥的原因。

魏国占据合肥这个战略要地,孙权在建康城里是真睡不好觉啊。

诸葛瑾应了一声,随后试探性地开口道:

“陛下,实在不行,咱们再和蜀汉谈一谈?”

陆地上的压力对东吴而言确实是太大了。

而且现在陆逊、吕蒙这些会打仗的又被孙权免官在家,剩下的东吴将领们都差了不少,和张辽不是一个级别的。

诸葛瑾也曾经试探过孙权,看看能否重新启用吕蒙陆逊,结果被孙权无情拒绝。

孙权已经是打定主意,长痛不如短痛。

既然决定要打压世家,就一定要把吕蒙陆逊这两个世家最大的代言人给按下去,永远不能启用。

所以诸葛瑾无奈之下,也就只能再想到蜀国了。

毕竟蜀国还有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在当丞相呢。

孙权看了一眼诸葛瑾,道:

“诸葛卿家,若是朕让你作为使者去蜀国,能不能争取到蜀国出兵?”

诸葛瑾迟疑了一下,开口道:

“不瞒陛下说,我和孔明虽是兄弟但如今各为其主,恐怕他不会因为和我之间的关系就徇私让步。”

孙权叹了一口气,道:

“那再派人去成都又有何意义呢?”

“朕上一次的让步已经足够多了!”

上一次,吴国可是被蜀国宰了一刀。

孙权可不想再当第二次的冤大头了。

诸葛亲无奈道:

“那北边的战场该如何是好?”

孙权也沉默了。

良久之后,孙权沉声道:

“传令倭地方面,抓紧进攻,一定要把倭地的魏军全部清扫干净。”

“嗯,再派出一部分暂时不需要执行作战任务的舰队,去袭击魏国的各个港口和造船厂!”

“该死的曹阿瞒,他以为陆地战争强就行了?”

“这一次,朕要让曹阿瞒的海岸线永无宁日!”

蜀汉皇宫之中,诸葛亮笑呵呵地拿着一份加急情报走了进来。

“陛下,好消息啊,吴国和魏国的战争越发激烈了!”

刘备一听,顿时就来了精神,笑道:

“有多激烈?丞相快和朕说说。”

作为上一次评分中三国的最强者,现在看着魏国和吴国打生打死,刘备心中这叫一个舒坦啊。

诸葛亮笑道:

“在倭地三岛,魏国占据的领土不断缩小,眼下似乎只剩下三座城邑了。”

“而在江淮战场,张辽连战连捷,据说攻克了吴国大小一十八座城池、营寨。”

其他众人一听,也都来了兴致。

黄忠笑呵呵地开口道:

“好好好,等魏军被赶出倭地之后,张辽应该也要开始围攻建康城了吧?”

张飞迫不及待地开口:

“皇兄,这是咱们最好的机会啊,不如趁这个机会直接北上突袭关中吧!”

刘备闻言,不由怦然心动,但又有些举棋不定,看向诸葛亮。

“丞相,你觉得现在咱们突袭关中,能赢吗?”

诸葛亮闻言,陷入了沉思之中。

大殿中顿时变得安静,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诸葛亮的答案。

这位丞相的智慧,是蜀国君臣都公认的。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赞同诸葛亮在每件事情上的分析和看法,但他们都绝对会尊重诸葛亮的意见。

良久之后,诸葛亮抬头,羽扇重新摇动起来。

“陛下,臣觉得此刻并非进攻关中的最好时机。”

原本一脸期待的张飞,听完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丞相,为啥不打?这时机怎么就不够好了?”

张飞坐镇的是汉中,是蜀汉距离关中最近的地方。

诸葛亮思考完毕,整个人变得成竹在胸,笑呵呵地开口道:

“张将军,原因有三。”

“第一,曹魏一直以来都是三国之中陆军力量最强的,是大汉和东吴的总和。”

“合肥方面曹魏虽然大举对东吴用兵,但在襄阳和关中方面的曹军数量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所以关中这边的形势,并未因为魏国在海陆同时和东吴开战而有任何改观。”

“第二,咱们大汉这段时间在缅甸方向投入了巨量的资源,眼下也不适合再继续北上开辟另外一个战场,而是应该确保缅甸方向的开发,尽快让缅甸那边的长期收益兑现在大汉的国力方面。”

“第三,若是咱们当真出兵关中,曹魏一旦发觉形势不妙,随时都可以通过放弃倭岛领土的方式和东吴讲和。”

“那样一来,反而是咱们主动帮助曹魏和东吴结束了这场战场,减少了曹魏和东吴的国力消耗,对大汉有害无益啊。”

关羽仔细听完,点头道:

“丞相说得确实没错。对曹魏来说,倭岛领土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只是一个用来牵制东吴发展的手段罢了,放弃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咱们出兵关中,迫使曹魏放弃倭岛,那等于让东吴完全制霸整个东亚海域,甚至咱们将来缅甸方向的海岸线都可能会被东吴压制,的确不妥。”

“应该尽可能地维持现状,让曹魏和东吴长期陷入战争,各自都无暇顾及大汉的发展,这才是咱们最佳的策略。”

关羽的地位摆在这里,当他开口之后,基本上就是一锤定音。

刘备笑呵呵地点头道:

“也好,咱们大汉评分是高,但战争方面的潜力确实是远远不如曹魏的。”

“趁着这段时间多多发展,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

“对了丞相,之前你说的挑拨魏吴的那个伏笔,还有没有希望再动用一下,让他们打得更猛一点?”

诸葛亮羽扇唰地收起,脸庞上浮现出标志性的微笑。

“亮,正想和陛下说一说这件事情呢。”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听到了兵变消息之后的赵构,整夜辗转难眠。

好不容易终于到了天亮早朝时分,赵构迷迷糊糊地起床上朝。

今天的朝会,与会之人不少都听说了一些风声,气氛相当凝固。

赵构也没什么心思去商议国家大事,随便说了几句就示意散会,随后让朱胜非和王渊两人留下。

“王卿家,天竺寺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王渊也有些疑惑,道:

“按理说,天竺寺那边已经动手了,但眼下还没有消息传来。”

朱胜非大感意外,道:

“难道出了什么变故?”

王渊惊疑不定,忙道:

“陛下和朱相公稍安勿躁,我这就带人去天竺寺那边看看情况。”

“若是反贼并没有在天竺寺出现,我就立刻带人回来护卫陛下!”

很快,王渊带着几名亲卫策马狂奔,朝着杭州北门而去。

出了北门不远,就是天竺寺了。

就在一行人奔驰到一座桥上之时,突然从角落处射来一波冷箭。

王渊身边的几名亲卫都被射中,纷纷落马。

王渊被亲卫们护在中间,侥幸没被射中。

他心知不妙,正打算转身拔马而逃,却冷不防旁边直接跳出几名士兵,瞬间就将他从马上拖下来,按倒在地。

一个冰冷的声音响起。

“这不是害死了扬州十几万军民依旧能升任宰相的王相公吗?”

王渊身体一震,猛然抬头,不敢置信地看着面前之人。

“刘正彦,你怎么会在这里?”

刘正彦哈哈大笑,蹲了下来,和王渊的脑袋近乎平视。

“王相公,你是不是在想,我此刻应该和苗傅以及诸多同袍们在天竺寺被你麾下的五百亲卫埋伏,屠戮啊?”

“不好意思,你们得到的情报,原本就是我和苗傅故意放出去的风声。”

“呵呵,城里唯一一支不在我们掌控之中的兵马就是你麾下的八百亲卫。”

“现在你的五百亲卫正在被苗傅带人堵着天竺寺屠杀呢,而你嘛……”

刘正彦阴冷一笑,拔出了腰间长剑,凶光毕露。

王渊大惊失色,叫道:

“刘将军,饶我……”

唰!

剑光一闪而逝,王渊的话语从中断绝,首级落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明星老婆 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娇娘医经 灵境行者 福艳之都市后宫 都市奇缘 天价小娇妻:总裁的33日索情 明星潜规则之皇 重活了 重生:从拒绝校花表白开始 开局在出租屋里捡到一个亿 重生之娱乐女神医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某美漫的主神 三体 逍遥人生 惊悚游戏,名梗也能当技能 诛仙 从一棵枣树开始的修仙 四合院:入编情报处,家父镇国级 
经典收藏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 开局匪二代,创业当皇帝 大明: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 汝艾传 原始人日记 医手遮天:邪王以妻续命 懒妃劫财,王爷死开 大明圣祖 雍凉风云 大宋医相 大夏国九皇子 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中国密电码 极品亲王府 阴女剑侠传 大明千王 全军列阵 美好田园:农女翻身致富 
最近更新女帝宠臣?不,我乃国家柱石 三国S2逆天重来 人在乱世当世子,娘子却是大剑仙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 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 本驸马热武器自由,开荒怎么了? 大魏之曹氏虎狼 再造河山,从被女侠绑架开始 重回三国当霸主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穿越古代当赘婿!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奋战异界 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 奇缘之旅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张石坚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txt下载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