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2011年下
当牟灵以交流学习的名义主动找上门来,运20团队的成员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欢迎态度,丝毫没有任何怠慢之意。这其中的原因不仅在于牟灵是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更重要的是他在缺乏华国大量支持的情况下,成功地完成了J35这款战机的研发工作,这无疑是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
因此,当牟灵抵达时,他受到了运20团队全体成员的热烈欢迎。在一场盛大的接风宴之后,牟灵在运20团队成员的陪同下,开始参观运20团队的研究所。可以说,除了一些涉及国家机密、需要对外保密的区域外,牟灵几乎将整个研究所都参观了一遍。
通过这次深入的参观,牟灵对运20研究团队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他深刻地感受到,国家对于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研发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以运20研究所的选址为例,为了能够尽快推动大型运输机的研发进程,国家毫不犹豫地将运20研究所设立在轰战机厂的旁边。这样的安排使得一旦运20研究团队完成了图纸设计,就能迅速生产样机进行验证,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观完运20研究所后,牟灵内心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她对这个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实力深感钦佩,同时,她对于与运20团队合作的意愿也变得愈发强烈。
就在与团队负责人初次交流的时刻,牟灵毫不犹豫地拿出了她早已准备好的“敲门砖”——一个看似普通的U盘。负责人看到牟灵递过来的U盘,脸上露出一丝疑惑,显然不明白这个小小的U盘意味着什么。
然而,当牟灵轻声提醒他查看U盘中的内容时,负责人的表情瞬间发生了变化。他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惊喜之色。原来,U盘中存储的竟然是鹰酱现役军用运输机大力神的详细资料!
负责人迫不及待地打开文件,仔细查看起来。尽管这些资料并非现役型号的,但其中的许多设计理念和技术细节对他们来说仍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看着负责人如此专注地研究着U盘中的资料,牟灵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自己送出的这份“敲门砖”成功地引起了负责人的兴趣。
待负责人将资料浏览完毕,牟灵这才微笑着向他解释了自己的来意。当负责人得知牟灵是希望能够与他们团队展开合作时,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就点头表示同意。
毕竟,像牟灵这样的院士级人物主动寻求合作,对于任何一个团队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谁又能拒绝这样一位杰出专家的加入呢?
在运20团队同意后,牟灵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他迅速收拾好行囊,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团队。
刚一踏入团队的大门,负责人便热情地迎接了他,并将一部分重要的研究工作交给他负责。牟灵深感责任重大,但同时也对这份信任倍感荣幸。
紧接着,牟灵与团队中的相应研究员们紧密合作,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他们一起探讨研究方案,分析数据,解决各种技术难题。牟灵不仅要深入研究运20的资料,还要带领团队成员不断探索创新,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日子一天天过去,牟灵完全沉浸在工作中,时间仿佛在他身边飞速流逝。不知不觉间,2011年的年底已经悄然来临。
自从牟灵加入运20团队以来,他充分发挥自己对未来材料配方的了解,为团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解决方案。这些创新的思路使得原本因材料不达标而停滞不前的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大大加快了运20的研究进度。
截至2011年11月底,运20团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们成功完成了龙骨、起落架和发动机的研发工作,这无疑是运20项目的重要里程碑。可以说,目前运20项目已经完成了一半,而剩下的部分在牟灵的协助下,相信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圆满完成。
2011年的12月,在牟灵的全力协助和全体研究员们的不懈努力之下,运20项目的其他部分终于也成功地完成了定稿工作。接下来的日子里,就轮到飞机厂来负责实现样机的实际生产了。
不得不让人感叹华国的行动力之强,在工厂刚刚拿到图纸的瞬间,所有与运20生产相关的工厂都像是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一般,立刻毫不犹豫地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相应零部件的生产工作当中。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各个工厂争分夺秒、夜以继日的辛勤劳作下,一个又一个的零部件犹如雨后春笋般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并被迅速送往了飞机场的组装车间。
这些零部件一抵达组装车间,工人们便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迅速而有序地开始按照预先确定好的组装顺序,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放置到了各自预先选定并标记好的区域内。
如此一来,只要耐心等待所有的零部件全部到齐,那么组装飞机的工作便可以立刻马不停蹄地展开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激动人心的组装过程牟灵却是无缘得见了。
原因无他,只因为李慧放假了,而牟灵需要去接她到自己家一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