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白语解

我想签约

首页 >> 印光法师白语解 >> 印光法师白语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碧蓝航线界限 长公主病入膏肓后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斗罗之开局送走系统 藏经阁签到百年,我举世无敌 我的姜氏女友 开局签到一个吕奉先 斗罗之混沌龙帝 超能星武 原神,长枪依旧 
印光法师白语解 我想签约 - 印光法师白语解全文阅读 - 印光法师白语解txt下载 - 印光法师白语解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16回印光法师文下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儒学以诚明为根本,诚就是明德,明就是明明德的前一个“ 明” 字。实际上,诚明就是明明德。明德是我们心中本有的真知(即固有的良知、真心、真如自性),由于人有私欲这个东西,于是被禁锢遮蔽而不能显现,如黑云遮蔽太阳,就丝毫看不见阳光了。

欲明其明德,必须主敬存诚,克己复礼,则人欲之物,自无容身之地,而本有真知,全体显露,如浮云去而天日昭彰矣。

想要彰明我们的明德(即真知、固有的良知、真心、真如自性),必须要恪守诚敬之道,约束自己,言行合礼,那么私欲这个东西,自然没有容身之地,而本有的真知(即固有的良知、真心、真如自性、明德),就全体显露,如同浮云飘去而太阳朗照啊!

真知既显,则主权得而使者听命,故意之所念,心之所思,皆归于真诚无妄,中正不偏矣。此孔子上承二帝三王修己治人之大经大法,撮要述此,以作天下后世希圣希贤之洪范焉。

真知(即固有的良知、真心、真如自性)既然彰显,那么主权得到,而使从者听命。所以意中的念头,心中的想法,全都归于真诚无妄,中正不偏了。这是孔子上承尧舜二帝、夏商周三朝君王,修养自身,治理国家的大经大法,简要称为诚明来在此叙述,以作天下后世仰慕效法圣贤的洪范。

若与佛法互证对释,则诚也,明德也,乃本觉性德也。明也,明明德也,乃始觉修德也。物,即妄想执着。格物,即离妄想执着。离妄想执着,则得如来智慧,格人欲之物,自能彻底显现吾心固有之良知与真知也。

如果与佛法互相对照解释,那么“ 诚” 、“ 明德” ,就是本觉性德。“ 明” 、“ 明明德” ,就是始觉修德。物:就是妄想执着。格物:就是离开妄想执着。离开妄想执着,就得到如来的智慧,那么格除人的私欲之物,就自然能够彻底显现我们心中本有的良知与真知。

故曰其发挥浅深虽有不同,其理体工夫固无二致也。是以古今聪明睿智之人,多皆学佛,因得佛之心法,而儒先圣人之心法,方得悉其底里。

所以说,二教发挥的浅深虽有不同,而理体与工夫却实在没有两样。所以古今聪明睿智之人,大多学佛,因为得到佛教心法,而儒家圣人的心法,方才得以完全明白源底。

以儒者多主于事相,而不致力于悟明心性,若不得佛法为之先导,则自己之心,尚非所知,况圣人之心法乎。

因为儒生大多致力在事相上,而不致力于悟明心性,如果不用佛法给他作先导,那么自己的心,尚且不是他所能知道的,何况是圣人的心法呢?

以故泥迹之儒,多辟佛教,以不知佛法虽为出世间法,亦复具足世间一切善法。举凡伦常修齐之道,固已极力宏阐,毫善弗遗,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随己职分,各尽其义,固与世间圣人所说无异。

所以拘泥于行迹的儒生,大多辟驳佛教,因为他不知道,佛法虽然是出世间法,也具足了世间一切善法。凡是一切伦理纲常,修身齐家之道,固然已经极力宏扬阐明,一丝毫善没有遗漏,遇到为人父母者说“慈”的道理,遇到为人子女者说“孝”的道理,哥哥友爱,弟弟恭敬,夫倡妇随,随自己的职位本分,各尽其责,固然与世间圣人所说的没有差异。

然世间圣人,只教人尽义尽分,佛则详示其尽与不尽之善恶果报。尽义尽分,只能教于上智,不能普摄下愚。

然而世间圣人,只教人要尽道义,尽本分,佛则详细开示尽与不尽的善恶果报。尽道义,尽本分,只能教导上智之人,不能普遍摄受下愚之人。

若知尽与不尽之善恶果报,纵属下愚,亦必歆善报而惧恶果,虽不欲尽义尽分,亦必勉力尽义尽分矣。

如果知道尽与不尽的善恶果报,纵然是下等愚人,也必定羡慕善报而畏惧恶果,虽然不想尽道义,尽本分,也必定会努力来尽道义,尽本分了。

此如来普被上中下三根之法,每有徒矜知解,不务真修,妄谓因果为小乘者,不知如来圆成佛道,众生常沦生死,皆不出因果之外,唯当人一念心性,不属因果,而复不离因果。

这是如来普遍泽被上中下三根的教法。每每有徒然自夸知识见解,不从事真实行持,错误认为因果是小乘的人,他不知道如来圆成佛道,众生常沦生死,都不超出因果之外,唯有我们当下一念心性,不属于因果,而又不离因果。

欲迥超乎因果之外,非圆成佛道不可,未成佛而辄拨因果,则永失其善因善果,常造恶因,常受恶果,尽未来际,了无止期,可不哀哉。

想要迥然超出因果之外,非要圆成佛道不可。未成佛而随便拨无因果,那么永远失去了善因善果,常造恶因,常受恶果,尽未来际,完全没有停止的日期,这能不让人感到悲哀吗?

世固有不知佛而妄辟佛者,亦有颇知佛而阴服膺以阳为辟驳者,此种行为,皆由门庭知见太重,不能着实格物致知,以致意有所不诚,心有所不正也。其言皆足以瞎众生之智眼,断如来之慧命。

世间固然有不知道佛法,而狂妄地辟驳佛法的人,也有略知佛法,暗地里佩服,表面上辟驳的,这种行为,都是由于门派知见太重,不能落实格物致知,以致在意地有所不诚,心中有所不正。他们所说的言语,全都足以害瞎众生的智慧之眼,斩断如来的慧命。

古大人忧之,乘机破斥,使彼作此说者,与受其说之毒者,悉皆深知吾佛教人之所以然,不但与儒教不相悖戾,且大有发明儒教,辅弼儒教之至理极功焉。

古来大德担心忧虑这种情况,乘机加以破斥,使那些不信因果辟佛的人,与受到他们学说毒害的人,都深深知道我学佛人的所以然。佛法不但与儒教不相乖戾悖离,而且大有发明儒教,辅佐儒教的深理与大功。

近来世道人心,陷溺已极,废弃先圣之法,几于无可救药,凡属忧世之士,莫不以提倡佛学为急务。以佛学注重明心,与因果报应。果能明自本心,决不至于错因果。果能不错因果,决可明自本心。

近来世道人心,陷溺到了极点,废弃先圣之法,几乎是无可救药,凡是忧世之士,没有不以提倡佛学作为急务的。因为佛学注重明心,与因果报应。果真能够明了自己的本心,决不至于错会因果。果真能够不错因果,决定可以明了自心。

既得明自本心,则儒先圣人之心,如来之心,亦可因之俱知矣,此儒释一贯之大旨也。弘道居士,宿植德本,笃信佛乘,悯拘墟者所见之谬,辑彼古人破斥谬见,合会儒释,种种言论,以成一书,名之曰儒释一贯。

既然得以明白自己的本心,那么儒家圣人的心,如来的心,也可以因此而全知啊!这是《儒释一贯》这本书的大旨。弘道居士,宿植德本,深信佛乘,怜悯偏执浅薄之人见解的错谬,编辑古人破斥谬见,合会儒释二教的种种言论,成为一本书,把它命名为《儒释一贯》。

将欲排印流通,以光最初曾受韩欧之毒,而作一阐提者,因命作序,一以冀其自愍愍他,自伤伤他,一以冀其仗此因缘,以消灭其谤法之罪咎,以克遂夫往生之素志也。

将要排印流通,因为我最初曾经受韩愈、欧阳修辟佛的毒害,而作断善根的一阐提之人,因此让我写序。一方面,是因为希望见者闻者由悯恤自身从而推及到悯恤他人,为自己感伤而推及到为他人感伤(辟佛);另一方面,是希望仗此因缘,以消灭谤法的罪过,以能够完成往生极乐的平素志愿。

以故不揣固陋,勉述所知,虽文不足观,而意有所本。愿见闻者,同皆格物致知,以自明其明德,弃离妄想执着,同证如来智慧。

所以我不顾自己的固塞和浅陋,勉强叙述我所知道的二教之理。虽然文词不值得观看,而文意有一定的根据。祈愿见者闻者,都来格除私欲,得到良知,自己彰明自己的明德(即固有的良知、真知、真心、真如自性),离开妄想执着,同证如来智慧。

则古人垂训之至意,弘道辑录之深心,皆可大畅本怀,不至徒设。而世道人心之转回,于兹可以预断矣,何幸如之。

那么古人垂训的深意,弘道辑录这本书的深心,都可以大畅本怀,不至徒然施设了。而世道人心的回转,在此可以预先断定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庆幸的呢?近代往生传序

如来调御众生,随机说法,虽权实顿渐不同,大小偏圆有异,要皆为令众生,亲证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而已。

如来调御众生,随机说法,虽然有权、实、顿、渐的不同,大、小、偏、圆的差异,主要都是为了令众生,亲证即心本具的真如佛性罢了。

然此佛性,即心本具,非从外来,不自他得,如取家宝,受用现成,故其证也,乃极易事。

然而这个佛性,自心本具,不是从外面得来,不是从他处得到,如取自家宝藏,受用是现成的,所以这个证悟也是极其容易的事。

无奈众生久居生死,迷惑甚深,喻如宝镜,经劫蒙尘,欲令即复本体,彻现照天照地之光,固非一日二日揩磨之功所能得也。

无奈众生长久地居于生死轮回之中,迷惑太深了,譬如宝镜,经长久劫蒙上尘垢,想要使它马上恢复原来的本体,彻现照天照地的光明,当然不是一天二天揩磨的功夫所能够办到的。

如来悲心真切,知众生自力亲证之难,纵有修持,以烦惑未断,再一受生,不免复迷,从兹堕落者多,超升者少,故特开一信愿念佛法门,俾彼若圣若凡,同于现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如来悲心真切,知道众生靠自力亲证佛性的困难,纵然是有一点修持,但因为烦惑没有断除,再一转世受生,不免又迷惑了,从此堕落的人多,超升的人少,所以特别开启一个信愿念佛的法门,使得无论圣人还是凡夫,同在这一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则已证圣者,速登上地,未断惑者,永出轮回,较彼唯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了生脱死,超凡入圣者,其难易盖天渊悬殊也。故自华严导归,只园演说以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

那么已证果位的圣者,快速升登上地(指十地菩萨果位),没有断惑的众生,永远出离生死轮回,比起唯仗自力,修戒定慧,来了生脱死,超凡入圣的人,其中的困难和容易实在是天渊之别。所以自从《华严经》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佛在只树给孤独园演说《阿弥陀经》以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净土,往圣前贤,人人趣向极乐。

迨法流东震,远公大师,倡于庐山,当时群贤毕集,后世众哲咸宗,从兹缁素四众,或圆修万行以回向,或专持佛号以求生,至于临终正念昭彰,现诸瑞相以往生者,又何能悉知之而悉见之也。

等到佛法流传到东土,慧远大师,在庐山提倡念佛,当时诸多贤人全部聚集,后世众多哲人全都宗奉,从此僧俗四众弟子,或者圆修万行以回向净土,或者专持佛号以求生净土,至于临终正念明白清楚,示现诸多瑞相而往生的人,哪里能够全部都知道,全部都见到呢?

彼往生集,净土圣贤录所载,特千万分中之一二耳。而百数十年来,修此法者,又复何限。

《往生集》、《净土圣贤录》中所记载的,只是千万分中之一二分罢了。而近百年,近几十年来,修习净土法门的人,哪里又有限数呢?

况近世人士,眼界大开,密修显化者,实繁有徒。其中以烦惑心,契如来智,出娑婆苦,预莲池会者,当比前更多。岂可不加纪录,而令其湮没乎哉。

何况近世之人,眼界大开,密修显化的人,实在有很多。其中以凡夫烦惑之心,契合如来之智,出离娑婆之苦,预入莲池海会的人,应当比以前更多。怎可不加以纪录,而令他们湮( yān )没无闻呢?

余姚杨慧镜居士,特为搜辑,命名为近代往生传,其意盖欲为后之辑往生传者,备底稿耳,故其称呼名字,悉本原文,不加修饰,以归画一,但取传信,不任撰修之功。

浙江余姚的杨慧镜居士,特别加以搜辑,命名为《近代往生传》,他的用意是想为后来搜辑往生传的人,备下底稿,所以其中称呼名字,全都本着原文,不加修饰,使得形式一致,只取流传使人相信,不要撰修的功德。

已得若干传,将欲刊布,祈予作序。窃维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

已得到了若干的传文,将要刊印流布,请我写序。我想到,修持的法门,有二种不同,如果是依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至断惑证真,了生脱死的,名为通途法门。如果是具足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望仗佛慈力,往生西方的,名为特别法门。

通途全仗自力,特别则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即有深修定慧断惑之功,而无真信切愿念佛求生,亦属自力。

通途法门完全依仗自力,特别法门则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即使有很深的修习戒定慧,断除烦惑的功夫,而没有真信切愿,念佛求生,也属于自力。

今以喻明,通途如画山水,必一笔一画而渐成。特别如照山水,虽数十重蓊蔚峰峦,一照俱了。

现今以比喻来说明,通途法门如同画山水,必须一笔一画而渐渐画成;特别法门如拍山水,虽然有几十重的草木繁茂的高峰山峦,一拍照就完成了。

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强者日不过百十里。特别如乘转轮圣王轮宝,一日即可遍达四大部洲。

另外,通途法门如步行走路,身体强健的人每天不过百里或几十里;特别法门如同乘坐转轮圣王的轮宝,一天就可以遍达四大部洲。

吾人既无立地成佛之资格,又无断见惑任运不造恶业之实证,若不专修净业,以期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则恐尽未来际仍在三途六道中,受生受死,莫由出离也,可不哀哉。愿我同人,咸生正信。

我们既然没有立地成佛的资格,又没有断除见惑,可以无论如何都不造恶业的实证,如果不专修净业,以期望仗佛慈力,带业往生,那么恐怕尽未来际,还在三途六道中,受生受死,不能出离,能不悲哀吗?愿我同人,全都生起正信。慈悲道场忏法随闻录序(俗称梁皇忏)

吾人之心,体本明净,由无明故,烦惑遂生。烦惑既生,便成昏浊,而明净之体,遂为隐没,实未尝减损一丝毫也。

我们这个心,体性本来光明清净,由于无明的缘故,烦惑便由此生起。烦惑既然生起了,心于是就昏浊了,光明清净的体性,因此就隐没了,然而实际上心却没有减损一丝一毫。

欲令复本还元,非竭诚尽敬,恭对三宝,忏悔业障不可。诸大乘经,具有令忏悔之文,随人所宗,述为忏法,如法华,光明,净土,大悲等。

想要恢复本来的光明清净,非得竭尽诚敬,恭敬对待三宝,忏悔业障不可。诸多大乘经,都有令我们忏悔的经文,随各人所宗奉的,编述为忏悔之法,如《法华忏》、《金光明忏》、《净土忏》、《大悲忏》等。

此之忏法,详于披陈罪相者,以梁武帝为度元配郗 (xi ) 氏夫人,堕于蟒蛇之苦,兼欲一切人民同沾法利。特请志公,并诸高僧,检阅经文,述为忏法,帝亦时运睿笔,发挥意致。

这个《梁皇宝忏》的忏法,详细地披露陈述罪相,是梁武帝为了超度元配夫人郗氏,堕落成蟒蛇的痛苦,同时想要一切人民同沾法利。特别请宝志和尚,以及诸位高僧,搜检阅读经文,编述为忏法,梁武帝也不时运用御笔,发挥其中的意趣。

惜帝未悉净土法门,故于述成之时,郗氏特现天人妙庄严身,而为致谢。使帝详知净宗,则其夫人当必仗佛慈力,往生西方,高预海会,登不退地,又何得资此大法大心,竟以生天结其局哉。

可惜梁武帝不知道净土法门,所以这部忏法编述完成之时,郗氏特地现出天人妙庄严身,而来致谢。假使梁武帝知道净土宗,那么他的夫人应当必定仗佛慈力,往生西方,高预莲池海会,登不退地,又怎会凭借这个大法大心,而竟然只以生天作为结局呢?

后之礼忏者,悉当注意于回向往生,方获究竟实益。此忏以大菩提心为本,从兹竭诚尽敬,外慕诸圣,披陈罪咎,内重己灵,故得生佛心融,感应道交,消除历劫之罪垢,开发本具之心光,其为利益,莫能具宣。

后来礼忏的人,都应当注意要回向往生,方才获得究竟真实的利益。这部忏法以大菩提心为本,从此竭尽诚敬。向外仰慕诸位圣者,披陈自己的罪过;向内注重自己的性灵。所以得到众生与佛心相融,感应道交,消除历劫的罪垢,开发本具的心光。这个利益,不能完全宣说。

文虽显浅,较比台宗注重理观,不详披陈罪相诸忏,为能普被三根也。自昔以来,未有讲与注者,盖以文义显豁,无须讲注。

忏文虽然显浅,比较天台宗注重教理修观,不详细披陈罪相的诸多忏法,更能普被三根。从古以来,没有讲解与注解的人,是因为文词义理显明豁然,不必讲解注释。

须知法无浅深,唯取利人,律无玄义,以道宣律师之上根利智,尚须十次听讲,及其为注,则不厌其详,何独于此法而忽之。

必须知道,佛法没有浅深,只取利益众人;戒律没有玄妙之义,以道宣律师的上根利智,尚且还须要十次听讲。等到他为戒律作注解时,就非常的详尽,为何唯独对于这个忏法却忽略了呢?

观宗谛公,以时当末法,人多不知自省,遂致所行与所学相悖。因发心讲演,以期人各主敬存诚,洗心涤虑,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观宗寺的谛闲老法师,因为时代正当末法,人们大多不知道自我反省,于是导致所行之事与所学之理相违背。因此发心讲演《梁皇宝忏》,以期望每个人,恪守诚敬,洗心涤虑,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警惕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唯恐有失。

学行相顾,必期于自立于无过之地而后已。方子远凡,宿具灵根,虽出富室,颇好清修,每聆妙义,悉能领会。

所学与所行相顾,必定期望自己处于无过之地而后才停止。方远凡居士,宿具慧根,虽然出生在富裕之家,比较喜好清净修行,每每聆听妙义,都能领会。

此次听讲,随为记录,又经宝静,诚一,常静,三师为之辅弼,遂得成帙 (zhi ) 。其父母同预讲筵,躬为缮 (shàn ) 写,可谓见其子即知其父母,非是父母不生是子也。

这次听讲《梁皇宝忏》,随听闻并记录下来,又经过宝静、诚一、常静,三位法师加以辅佐,于是得以集成书册。方远凡的父母一同参预了讲经法会,亲自加以誊写,可说是,见到儿子就知道他的父母是怎样的,不是这样的父母不会生出这样的儿子。

方子欲排印,祈余作序。余惟修行之要,敬为第一,人能主敬存诚,则一切凡情无由而起,本具圣智自然发现,凡一切人我是非,无明贡高,以及懒惰懈怠,因循委靡之习气,皆悉消灭。

方远凡居士想排印这个《慈悲道场忏法随闻录》,请我写序。我认为修行的要道,以恭敬作为第一,人能够恪守诚敬,那么一切凡情没有办法生起,本具的圣智自然发现,凡是一切人我是非,无明习气,贡高我慢,以及懒惰懈怠,因循委靡的习气,全都消灭。

而况恭对三宝,披陈往罪,则惭愧恐惧之心,希圣希贤之念,如饥如渴,油然而生。上慕诸圣,下重己灵,痛念我与诸佛,同一心性,彼何以圆证三觉,我何以久轮六道。

而何况恭敬对着三宝,披露陈述以往的罪过,那么惭愧恐惧之心,仰慕效法圣贤之念,如饥如渴,油然而生。向上仰慕诸位圣者,向下注重自己性灵,痛念我与诸佛,同一个心性,佛为什么圆证三觉,我为什么长久轮回六道。

从兹改往修来,返迷归悟。譬如摩尼宝珠,堕于圊 (qing ) 厕,直下取出,屡次洗濯,俾复本净。待至净极,则悬之高幢,必能随意雨宝。

从此改往修来,返迷归悟。譬如摩尼宝珠,堕在厕所,当下取出,多次洗涤,使之恢复本来的清净。等到清净到极点,就悬挂在高幢之上,必定能够随众生心意而降下珍宝。

此种大事因缘,若不发挥若文若义之意致,则或有不得实益者,此随闻录之所宜普遍流通也。

这种大事因缘,如果不发挥文义的意趣,或许会有得不到实际利益的人,这是《慈悲道场忏法随闻录》之所以应该普遍流通的原因。因果录序

因果报应者,乃人事与天理或顺或逆之影响也。故书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因果报应,是人事与天理或随顺或违逆的影响。所以《尚书》中说:顺道吉祥,逆道凶险,吉凶之报,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没有不报的。

人虽至愚,断无幸灾乐祸,避吉趋凶,愿一切同人斥名唾骂,天地鬼神夺魄殛 (ji ) 诛,及死后灵魂永堕三途恶道,受诸极苦,经百千劫,莫之能出者。然其所作所为,多皆反其所愿者何也。

一个人虽然愚昧到极点,但断然没有对灾祸感到喜欢并高兴的,也不会避开吉祥而趋向凶险,更不会愿意一切人都来指名唾骂,被天地鬼神夺去魂魄而遭到诛杀;以及死后的灵魂永远堕入三途恶道,受那些极大的苦痛,经过百千劫,不能出离。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大多都违反他自己的愿求,这是为什么呢?

由世少通人,不提倡因果报应之道,而家袭陋习,唯知以自私自利相传之所致也。间有所作所为,顺乎天理,内而家庭,恪 (kè ) 尽己分,外而交际,务益于人。以及种种善举,悉皆奉行。

这是由于世间少有通达明智的人,不提倡因果报应的大道,而家传沿袭那些顽劣鄙陋的习气,只知道以自私自利,代代相传所导致的。偶尔也有一些所作所为,顺乎天理。内及家庭,恪守竭尽自己本分;外至交际,务必利益他人。以及种种善举,全都奉行。

若恤灾赈饥,济难扶危,戒杀放生,护惜物命,持斋吃素,诵经念佛,以期自他兼利,幽显均益者,无不家门清吉,子孙兴隆,富贵尊荣,令人景仰。

像悯恤灾难,赈救饥民,慈济苦难,扶持危困,戒杀放生,爱惜保护万物生命,持斋吃素,诵经念佛,以期望自己他人都得到利益,阴间阳间均能得到利益的,这种人,没有不是家门清平吉祥,子孙兴隆发达,富贵尊荣,令人景仰。

历观传记,凡贤哲挺生,功业杰出,或道传群圣之心,或德为万民之望者,其先代皆有利人利物,资幽资显之懿行阴德焉。

历来纵观诸多的传记,凡是贤哲之人诞生,功业杰出,或者能够继承大道以传承群圣之心法,或者德行为万民所景仰的人,他的先祖都是有利益他人,利益万物,资福阴界阳界的善行阴德。

然此特凡眼所见之绪余耳,而其人之神识,或上生天宫,或高超佛国,世间凡夫,又何能悉知之而悉见之耶。

然而这还只是凡夫之眼,所看见的先祖遗留下来的庆祥,而那个先人的神识,或者上生到天宫,或者高超到佛国,世间凡夫,又如何能够全知全见呢?

因果之理,大发明实维佛经,而儒教经书,亦屡宣说。若书之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与洪范五福六极之说。及易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莫不皆以因果报应之理示人。

因果的道理,大大的显发阐明,实际是在佛经中,而儒教的经书,也多有宣说。像《尚书》中所说的:作善事,上天降下百种祥瑞;作不善,上天降下百种殃祸。与《尚书﹒洪范》中五福六祸的说法。以及《周易》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没有不是以因果报应的道理来开示学人。

但以其言简略,只说现世,及与子孙,未能详言过去现在未来,轮回六道三途之事,若不深研精思,或致当面错过。兼以俗儒每欲各竖门庭,与佛竞异,纵令知之,亦不肯提倡。

只是因为(儒家经书)言语简略,只说到现世,以及子孙,并未能详细说到过去、现在、未来,轮回六道三途的事情。如果不深入地研究,好好地思考,或许导致当面错过。又因为世俗儒生,每每想要各自竖立门派,争着要与佛法不同,纵然令他知道,也不肯去提倡。

致使贤者莫由树淑世善民之极功,愚者悉皆怀弱肉强食之恶念。由兹互相攻击,成千古未闻之杀劫。被杀者人固知其可惨,而杀人者之惨,当更酷烈万倍,惜世人不能悉知悉见。

(这些儒生的言行)致使贤者没有办法树立使世风淑美,使人民向善的极大功勋;愚昧的人,全都心怀弱肉强食的恶念。由此而互相攻击,成为千古未闻的杀劫。被杀的人,固然知道他可怜悲惨,而杀人之人的悲惨,应当更加严酷惨烈一万倍,可惜世人不能全知全见。

其可见者,若被人杀,若灭门绝祀,乃千万分之一二耳,其在三途所受之苦,则罄竹难书矣,可不悲夫。

可以看见的,像被人杀害,像灭门绝后,这只是千万分之一二分罢了,他在三途中所受的痛苦,是难以写尽的啊,这能不令人感到悲哀吗?

吾常曰,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即圣教昌明之世,若不提倡因果,尚不能普令愚民潜息隐恶,悉使智者,大积阴功。

我常常说:因果,是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的大权。即使圣教兴盛发达的时代,如果不提倡因果,尚且不能够普遍让愚昧无知的人,潜移默化地止息恶行;使得明智聪慧之人,广大地积聚阴德。

况今世道人心,坏至其极,废弃圣经,推翻伦理,邪说横流,载胥其溺。有心世道者,思欲挽回狂澜,若不以因果报应为震聋发瞆之资,虽佛菩萨圣贤悉出于世,亦莫如之何,况其下焉者乎。

何况现今世道人心,坏到了极点,废弃圣人经典,推翻伦理,邪说横流,让人民的道德风尚相继变得沉沦低下。有心于世间道德风尚的人,思索而想要挽回狂澜,如果不以因果报应,作为震聋发瞆的资辅,虽然佛菩萨、圣贤全都出现于世间,也没有办法,何况是圣贤之下的人呢?

无锡金居士昌,有见于此,特记录近世,及现时各因果事,排印流布。冀人人各怀自利利人之心,以行己立立人之道。则习尚正而风俗淳淑,人祸息而天眷常临。举此竞争士类,同作羲皇上人。因序其大意,以贡阅者。

江苏无锡的金昌居士,看到这种情形,特别记录近世,以及现时的各种因果事理,排印流布。希望每个人各怀自利利人之心,来实行让自己成就,并且成就他人的大道。那么风气端正,而民风民俗仁厚善良;人祸平息,而上天的眷顾常常降临。举凡是这些竞争的世人,同作隐逸无争的君子。因此序写其中大意,以呈现给读者。生西金鉴序(后改作净土清钟)

娑婆世界,以音声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离。而芸芸众生,迷真逐妄,背觉合尘。久经长劫,轮回生死。

娑婆世界,用音声来作佛事;生死苦海,如果不念佛就不能出离。而芸芸众生,迷惑真性,追逐妄尘,背离觉性,合于尘境。经长久劫,轮回生死。

于是动我释迦世尊同体悲心,特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门,俾上中下根,若圣若凡,同于现生,往生西方。

于是触动我释迦世尊的同体大悲心,特别开启一个信愿念佛,求生西方的法门,使得上中下根,无论是证果圣人还是业力凡夫,同在现生,往生西方。

其成就大机,顿证法身,俯提劣机,速出生死,一代时教,皆莫能及。以故西天东土之出格高人,莫不以此自行化他,由其为入道之妙门,成佛之捷径故也。

此净土法门,向上可成就大根机众生,顿时证得法身,向下可提携劣机众生,快速出离生死,一代时教,都比不上这个法门的殊胜。所以西天东土杰出的高僧大德,没有不是以这个法门来自行化他,因为这个法门是入道的妙门,成佛的捷径的缘故。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穿越大周 位面争霸:从地狱难度开始超神 偷星九月天里的超能力者 英格兰热刺王朝 莽荒纪 桃源绝世医神 从黑袍纠察队开始诸天无敌 赤心巡天 逍遥人生 盗墓之我是胡八一的表弟 几度梦回三国之梦醒时分 超神机械师 无限:从回复术士开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超级神医赘婿 爱情公寓之我前妻叫诺澜 带着帝皇铠甲闯斗罗 综漫中的春物 霸道皇姐爱上我!(GL) 
经典收藏给大帝收尸,我暴涨万年修为! 斗罗:重生曼陀罗蛇,蟒蛟化龙! 合欢宗:从曹贼开始的日常修仙 港综从巡警开始 武动乾坤 魔法世界的养蜂人 玄幻:我到底算不算穿越者 开局:我有一个抽奖系统 最强神道 平城警事 谁让这小子当大师兄的? 万界第一战神 赏金猎人:爆宠团长大人 茅山极品道尊 重生带个神空间 御兽:宠兽只是给我凑羁绊的 海贼里的幻术能力者 搞电竞不如撩教练,好甜 医者仁心陈南 逼我出宗门,我成仙帝你哭啥? 
最近更新捕快是怎样练成的 华娱从代导开始 玄幻:退宗第一天,奖励至尊骨! 焚血葬青天 星幻之缘 极寒之下不养刁民 重生:坠崖后捡个老头走向巅峰 系统迟到!重生后让我攻略她们 词条一出,妖魔跪下臣服! 奇观说 开局盗王系统,却成了道祖 一入都市便成最强修仙者 我的侍女是绝色天骄 谁都别想超度我! 万界剑系统 系统识别大帝为蝼蚁,我一拳秒杀 御兽神君 玄黄一剑 超级杀戮系统:一人成道万骨枯! 从吞噬开始攀科技 
印光法师白语解 我想签约 - 印光法师白语解txt下载 - 印光法师白语解最新章节 - 印光法师白语解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