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这太不对劲了
七方联军抵达昌安城下之后,就有袁术麾下大将纪灵和陶谦麾下大将孙观,各率一万人,扛着各种各样的攻城器械,直奔昌安城冲去。
不管是陶谦还是袁术。
都对昌安城一战都抱有极大的信心。
唯一让二人有点担心的是董宋有可能出现的援兵。
为此,每隔一段时间陶谦都会问曹操。
“曹操,你派出去的斥候有没有消息传回来?”
听到陶谦的话,曹操每一次都耐心的回答:“不久前斥候回报,昌安城方圆五十里范围内,没有发现董宋的援兵。斥候现在正在向外扩张探索的距离。只要董宋的军队出现,就一定逃不出我方斥候的眼睛。”
得到曹操的保证之后,陶谦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与袁术对视了一眼,陶谦问道:“袁术,你麾下大将纪灵做好准备了吗?”
袁术端着蜜水喝了一口,笑着说道:“要拿下区区的昌安城,就好比是探囊取物,何须准备。”
袁术的自信,又让陶谦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那就传令下去,全军的对出击,争取在中午之前拿下昌安城。”
目送己方士兵,在纪灵和孙观的率领下,宛如潮水一般朝着昌安城扑去,陶谦和袁术的脸上同时闪过了一抹笑容。
袁术朝着自己的亲卫招了招手。
等到一名亲卫帮助自己满上一杯蜜水之后,袁术这才笑了笑对着曹操等人问道:“诸位认为,我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拿下昌安城。”
袁术话音落下,刘琦就在一旁笑了笑说道:“袁刺史和陶刺史的军队,就像是下山的猛虎,势不可挡。我认为,你们联手,最多只需要一个时辰就能拿下昌安城。”
刘琦语落,刘琮就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冷笑,“一个时辰,你太高看昌安城中的黄巾贼寇了。依我看,只要袁刺史和陶刺史的军队杀到昌安城下,昌安城中的军队就会自动的望风而逃。”
听到刘琮的话,刘琦止不住的发出了一声冷哼。
这兄弟二人,为了荆州的大权,早就已经反目成仇。现在见面就像是一对仇人。
如果刘表泉下有知,肯定不会瞑目。
“刘刺史,你很少说话,不知道你有什么高见?”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刘焉上了年纪的缘故,最近这段时间刘焉的兴致一直不高。
他不仅很少说话,他对青州的战局,也总是表现得漠不关心。
袁术这个时候点名刘焉,明显是很不爽刘焉了。
因为在袁术看来,自己的高光时刻就要来了。
刘焉在这个时候摆脸色,完全就是没有将自己放在眼里。
刘焉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胡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袁刺史,我若是说实话,你听了之后可不要不开心。”
袁术先是皱了皱眉头,接着点头说道:“刘刺史,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我袁术,也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好!”
刘焉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觉得战局太顺利了,心里面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我们在徐州浪费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陶刺史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但我想以董宋的本事,要探查到我们七路大军集结的消息,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董宋提前掌握了我们的目的,却没有做出有效的反应,这一点非常的不正常。”
袁术终于忍不住了,对着刘焉冷笑了一声,说道:“哼,调兵遣将岂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董宋肯定也想派遣援兵支援昌安城,但没有留给董宋太多的时间,董宋想要调兵遣将,却已经来不及了。”
“不对!”
刘焉轻轻的摇了摇头。
袁术给出来的解释,无法令刘焉信服。
“董宋来不及调兵遣将,却来得及让昌安城中的守军退守高密城。高密城的城墙远比昌安城高大,退守高密城才更有可能挡住我们的兵锋,帮助董宋拖延时间。”
刘焉的这一段话,让袁术有些无法反驳。
因为刘焉所讲很有道理。
正常情况下,青州遭遇强敌来犯。
驻守青州的军队,应该是固守待援。
高密城的城墙高大,防御高密城的难度,明显要小于防守昌安城的难度。
袁术皱着眉头想了想,很快就给出了一个答案。
“驻守在青州的军队,是以前的黄巾军,董宋不一定信任他们。董宋不一定信任他们,也许会向他们下达命令。让他们务必保证,不能丢失那怕一寸土地。”
“也正是在这种保证之下,黄巾军不得不放弃高密城,选择驻守昌安城。”
刘焉听完袁术的话,微微张大了嘴巴。
他没有想到袁术竟然能够想出如此答案。
“不得不讲,你说的话也是一个原因。虽然这个原因,听起来有那么一点不靠谱。”
袁术还想说话,却听陶谦在一旁讲道:“好了,我们的军队已经在昌安城与董宋的军队发生激战了。谁对谁错,用不了多久就能得出答案。”
“你们不要在这里,继续说一些动摇军心的话了。”
刘焉轻叹了一口气,将自己的视线投向了远处。
远处,孙观率领的徐州军,还有纪灵率领的豫州军,已经与昌安城中的守军发生了激战。
但战斗却有一点出乎众人的预料。
孙观和纪灵率领的军队,都是精兵,他们在两位主将的带领下悍不畏死的朝着昌安城发起进攻。
但即便如此,大部分的士兵在靠近昌安城的过程中,还是成片成片的倒在了血泊中。
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士兵,可以成功的靠近昌安城的城墙。
可是不等这些士兵将攻城云梯架设好,就被城墙上落下的箭雨射杀。
又等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见到己方士兵依然无法取得有效的突破。即便是袁术,也察觉到了问题。
扔掉了手中的蜜罐,袁术扭头对着陶谦说道:“不对劲,好像有点不对劲,昌安城中的士兵,遇到我军袭击依然士气高昂,而且他们的装备好像比我们的军队还要精良许多。”
“这太不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