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黄袍加身
昌安城一战。
大大的加速了董宋一统大汉的步伐。
随着陶谦等人投降,交州士燮也宣布拥护董宋,拥护朝廷。
一时间,天下归心。
大汉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和平。
昌安城一战结束不久,曹操和孙坚也到了洛阳任职。
董宋开始分封新的刺史,并且重新编练了兵马。
至此,大汉的军政被董宋一人牢牢掌控。
所谓的天子,已经被彻底的架空。
洛阳,皇宫。
一座装饰奢华的宫殿内。
董宋坐在主位上,贾诩、郭嘉、华雄、黄忠还有赵云等谋士武将,分站两边。
董宋打了一个哈欠,放下手中的一捆竹简,对着贾诩等人问道:“你们今天来找我,个个表现得神情肃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董宋语落,贾诩就扭头看了华雄一眼。
华雄会意,连忙站出来对着董宋大声说道:“大将军,最近天气越来越冷,我夫人为你缝制了一件衣服。非得让我今天带过来。并且还特意嘱咐我,一定要亲眼看你将衣服穿在身上。”
华雄话音落下,就取下了背上的包裹。
然后当着众人的面从包裹里面取出来了一件黄色的龙袍。
不等董宋回过神来,华雄就握着龙袍大步走到了董宋的面前,将龙袍小心翼翼的披在了董宋的身上。
龙袍加身。
贾诩等人同时跪在了地上。
“我等,拜见天子。”
看了看身上的龙袍,又看了看贾诩等人的反应。
董宋不由怒声说道:“你们这是想要干什么?我乃是大汉的忠良,你们难道想要陷我于不仁不义是之地吗?”
董宋话音落下 ,贾诩就第一个站出来说道:“大汉早就已经腐朽没落了,在大汉的统治下,民不聊生。每天都有百姓饿死!”
“大将军掌权之后,颁布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提供了一系列高产的农作物。如今大汉的百姓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温饱的问题,这都是大将军的功劳。”
“今天表面上看起来是我们几个人在擅作主张,请大将军登基,开创新的王朝。但这实际上,是天下百姓的愿望。”
贾诩话到此处,黄忠等人又连忙同时向前,“请大将军顺应民心,登基称帝!”
董宋听完众人的话,忍不住的轻叹了一口气。
“在我看来随着皇帝实际上都无所谓,只要能够为民请命即可。”
“大汉的江山的确已经腐朽了,想要开启一个新的盛世,的确需要一个新的王朝。”
“老实说,我本不想取代大汉,成为别人口中的乱臣贼子。但想到大汉的子民,想到来自西方的威胁。我又觉得,个人的名声,实际上也并不是特别重要。”
听到董宋的这一句话,众人又连忙对着董宋大声喊道:“陛下圣明。”
“好了,关于登基的事情,就交给郭嘉处理。至于前朝皇帝的安置,就由贾诩来负责。”
“贾诩,你一定要好好的善待前朝皇室。的全”
董宋语落,贾诩就连忙对着董宋弯腰抱拳说道:“请陛下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董宋点名贾诩照顾前朝皇室。
实际上就已经对前朝皇室动了杀心,贾诩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这一点贾诩自然可以心领神会。
公元191年,董宋被迫被黄袍加身,无奈之下于当年三月在洛阳登基,建立大武王朝。
大汉被彻底推翻。
大汉末代皇帝,因为觉得愧对先祖,自焚而亡。
同年,董宋在洛阳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武举和文举,打破了世家对官场的垄断。
与此同时,董宋还宣布,大武王朝减税三年,全国执行休养生息的策略。
在文化上,董宋还下令各地修建学校,让百姓们都有了读书的资格。
同时各地还新修了许多技校。
这些技校专门培养各种工匠,这些工匠在将来,将会成为建设大汉的基石。
军事上,董宋成立了五大军团,全民施行义务兵制。
各州适龄的年轻人,经过严格选拔之后参军。
参军之后,统一分配效力的地方。
原则上,本州士兵不在本州当兵。
外交事务上。
董宋登基不久,就派遣水师大将甘宁远征倭岛。
此行,董宋对甘宁下达的命令是,掠夺倭岛的财富和女人,消灭倭岛上的所有反抗力量。
董宋不会将倭岛一网打尽,全部屠戮。
但他会将倭岛圈养起来。
以后定期对倭岛进行洗劫,把倭岛变成大汉的粮仓,用倭岛的女人来保证大汉的男人们,人人都能娶妻,帮助大汉提高人口数量。
另外,大汉南面的南蛮,选择了投奔大汉。
南蛮首领孟获,受到了董宋的亲自册封,被封为南大将。
南蛮首领祝融,则被董宋招进了皇宫,入驻后宫。
祝融也算是为两族的文明融合,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大武王朝建立的第二年。
大武王朝南方军团第二军在孙策的带领下与孟获的南蛮军,一起横扫了东南亚,屠戮了十几万人。
同年,孙策和孟获向西杀进了印度。
印度三十万大军被孙策三万大军打败。
其中孙策麾下大将马忠,更是创造了带领两名亲卫,打败印军一万余人的奇迹。
成为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
印度三十万大军被打败之后,印度皇室宣布,他们受到了佛的指引,需要向大武王朝投降。
印度的三百多位公主,被孙策带回国内,董宋将这些公主赏赐给了虎豹骑的士兵。
与此同时,孙策还从印度劫掠了大量的金银之物,还有海量的粮食。
有意思的是,孙策对于印度而言,明明是侵略者,是劫掠者。最后却受到了印度皇室的追捧和欢迎,印度的佛门更是给孙策塑造了金身,把他和董宋一起当成了神明。
在印度,孙策和董宋反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大武王朝成立的第三年。
有罗马使者经过长途跋涉之后,抵达了洛阳。
这也代表着东西方两大文明,开始了第一次有效的接触。
然而这一次的接触,结果却让董宋大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