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内

大司空

首页 >> 逍遥侯内 >> 逍遥侯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佣兵的战争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庶女有毒 天下节度 明朝那些事儿 回到明朝当王爷 风花醉 夺嫡 抗日之铁血战魂 
逍遥侯内 大司空 - 逍遥侯内全文阅读 - 逍遥侯内txt下载 - 逍遥侯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24章 班师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中易确实是个好色之徒,不过,他是个极有品味的好色之徒!

大周氏在拉扯之中,被扯破了褙裙,李中易只是露出了会心的一笑,却再无下文了。

毕竟,张三正虽然是一片好意,成心想给李中易创造出接近大周氏的机会。然而,李中易却不打算现在就去接触大周氏。

再怎么说,大周氏不仅仅是人妇,并且,她还是亡国之君的老婆。李中易的脸皮再厚,也不打算用强迫的手段,迫使大周氏就范。

怎么说呢,小周氏此时应该已经到了开封,她才是李中易曾经的聘妻。

只是阴差阳错之下,因柴荣许婚,答应将柴玉娘嫁给李中易,周宗这才有了毁婚约之举。

时间多的是,反正大周氏和小周氏,都已经落入了网中,啥时候将大周氏一口吞掉,就要看李中易私下里使出的手段了。

等李中易批阅完毕手头积压的公文之后,他叫上张三正,在张三正的陪同之下,一起去看望李煜。

李中易到的时候,大周氏正坐在李煜的榻旁,低泣垂泪,一副茫然无助的可怜模样。

张三正见大周氏依然坐着垂泪,他当即轻咳一声,沉声道:“皇上驾到!”

大周氏猛一抬头,见李中易已经到了床边,这才慌忙起身,深深的蹲身行礼。

“妾拜见皇上。”大周氏尽管仪容不整,却依然遮掩不住那绝代的芳华。

李中易深吸了口气,摆了摆手,淡淡的说:“罢了。朕来看看李煜。”

大周氏慌忙退到了一边,李中易走近榻旁,定神一看,却见李煜的脸色一片蜡黄,嘴唇俨然已经开裂。

张三正搬来锦凳,李中易坐下后,顺势替李煜把了脉。从脉相上看,李煜显然是风寒未愈,又闻林仁肇率军投蜀的噩耗,心理上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病情持续加重了。

如果不是李中易亲自出手,李煜的病情肯定会持续性的加重,终至不治。

这就说明,大周氏虽然是人妇,却也是眼光独到的女子。不然的话,她不可能主动求到李中易的跟前。

“病情颇有些凶险,朕开几副药,马上煎好给他喝下去,一日三副,连服三日。记住了,服药之后,必须蒙头大睡,发汗越多,越容易痊愈。”李中易提笔写药方,一边写一边仔细的叮嘱大周氏。

大周氏频频点头,连声道谢,一双妙目却红的像兔子一般。

李中易看着有些窝心,随便找了个借口,便迈步出了偏殿。

大周氏对李煜的一片痴情,令李中易颇有些不爽。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李中易更加下定了决心,不把大周氏弄到手,誓不罢休!

李煜喝了李中易开的药后,病情迅速逆转,身体也很明显的一天天好起来了。

又过了大约十天左右,李中易见李煜的病情彻底的好转了,这才下令:三日后,班师回朝!

这些日子以来,从洪州搜刮来的金银细软,铜钱绢帛,全都已经装上了水师的大船。

不客气的说,金陵和洪州的先后陷落,南唐李氏祖孙三代经营了几十年的收益,几乎大半落入了李中易的荷包之中。

此次南征,鉴于林仁肇跑去投靠了孟昶,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方面,肯定是大打了折扣。

不过,在钱财和粮食方面,李中易赚得钵满盆满,可谓是大获丰收!

更重要的是,李中易生擒了李煜和他的儿子们,这就杜绝了将来江南生变的隐患。

班师回朝的路线,早就定下来了:由洪州城外的赣水登船,经过鄱阳湖抵达江州,然后沿着扬子江一路东下出海,再由黄河逆流西进,回到开封。

经过总参议司的计算,这条水路,比洪州到开封的直线距离远得多,却是最省体力也是最省钱粮的一条路线。

李中易自然是乘坐帅舰,而李煜和他的儿子们,以及大周氏就只能待在帅舰的甲板下边,无法见天日。

班师的那天,李中易听说,李煜一边赶路一边哭,他不由微微一笑:李煜小儿既然没有勇气以身殉国,那就只能承受无尽的屈辱了。

李中易登上帅舰的时候,水师都指挥使赵老幺恭身下拜,叹息道:“皇上,臣无能,没有把林仁肇完全截住,让他带着大部残军跑进了西蜀。”

李中易摆了摆手,说:“林仁肇诡计多端,连朕和总参议司都没有料到,他竟然会去投靠孟昶,你就不必太过于自责了。另外,你一口吃掉了林仁肇的两万水军,功劳已经是颇大了,等回了开封,朕必有厚赏。”

赵老幺的船虽然快,但是,林仁肇在上游一直放火船下来,实质性的干扰了赵老幺的追击行动。

不过,水上入蜀的通道,异常之艰难,怪石险滩林立,终究还是让赵老幺抓住了机会,在林仁肇的尾部,狠狠的咬下来了一块肉。

这块肥肉,足有两万人之多,另缴获了几百条战船。说句心里话,李中易已经很满意了,他不仅不怪罪赵老幺,反而要大大的奖赏他。

“臣妾拜见皇上。”

“臣妾拜见皇上。”

竹娘和韩湘兰盈盈下拜,李中易望着自己的女人,不由微微一笑,最近两位女子正在别苗头。

起因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为了侍寝的次数扯皮,相对而言,李中易叫竹娘侍寝的次数较多一些,韩湘兰难免有些吃味。

竹娘压根就不吃韩湘兰的那一套,她虽然不会吟诗作词,却可以提刀上阵,挽弓杀敌,别有一番飒爽的英姿。

李中易走进帅舱里,整个舱室布置的颇合他的心意,一看便知,必是韩湘兰的手笔!

竹娘安排了上了瓜果点心之后,便领着女兵们,绕着帅舰巡视防务的漏洞。

韩湘兰借机会凑到李中易的跟前,小声说:“皇上,大周氏说,她不想当笼中鸟,恳请皇上俯允,她和李煜可以自由活动。”

李中易笑着摇头说:“她可以自由活动,李六郎不行。”

韩湘兰早就料到了,必是这个结果,便笑着解释说:“皇上,据臣妾所知,大周氏非常崇道,想必开封城内的的延庆观,她会时去烧香祭拜。”

李中易的眼眸微微一闪,他对于韩湘兰的工作进展,颇有些惊讶。

这才隔了几天?韩湘兰竟然和大周氏混得烂熟,可以想见,韩湘兰必是费了不少心思。

李中易向来是赏罚分明,既然韩湘兰的表现十分优异,他也就老实不客气将她揽进怀中,拥入榻上。

韩湘兰最大的担忧,就是至今膝下无子,李中易给嘉奖恰好击中了她的软肋,她焉能不卖力的伺候着?

恰好,竹娘的软肋,亦是膝下无子,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竹娘也是痴缠得甚紧,不把男人榨干誓不罢休。

出身于西北折家的竹娘,不仅不是笨蛋,反而异常之冰雪聪明。

往往,折赛花为折家的利益所苦之时,竹娘都会痴缠着李中易,陪他一起疯,伴他一起闹。

俗话说的好,爱乌及屋,竹娘的表现上佳,李中易自然不可能冷落了折赛花,雨露均沾,势所必然。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开封城里的老百姓们,听说吴越国和南唐国,被李中易一战而灭,一个个笑逐颜开,欢欣鼓舞。

毕竟,整个强汉朝对老百姓的压榨,其实远远低于原来的大周朝。

且不说别的,单论减租减息这一条,李中易规定的私人最高田租比例为十比一,胆敢超过这个田租的地主,就等着被官府重重的罚款,甚至是没收田产吧。

强汉朝对于基层乡村的控制力,远远超过了大周朝,而且超过的何止三倍以上?单单是,派驻于各村的村正,清一色的由退伍军人担任。

并且,在派驻村正的地方,各村的乡兵也都组织了起来。

这么一来,农村泥腿子们的势力,就已经超过了各地的大地主和大缙绅。

小农经济最大弊端,其实就在于,国防和经济动员的速度过慢。

比如说,鸦片战争时期,英军乘坐军舰都已经打到了天津外海,大清朝各地的绿营兵还没有集结完毕,速度慢的令人发指。

李中易往各村派驻村正,各亭派驻亭正,各县城皆有巡检官,且各村都有自发组织的乡兵,这就等于是自上而下的将人力资源,做了最大幅度的动员。

某位伟人曾经说过:兵民乃胜利之本,这个原则对李中易的布局,有着不可磨灭的帮助!

说句不客气的话,若有强敌来袭,李中易可以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动员几十万乡兵助阵。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范围内动员起来的兵源,也会越来越多。

李中易灭了吴越和南唐,老百姓们都很高兴,个个与有荣焉!

然而,达官贵人之中,却有很大的一群人,对李中易非常不满。

究其根本,这些人对李中易的不满,主要是三件事。其一是,李中易下达的限田令,确实限制了大地主们扩张势力的野心;其二是,李中易下达的减租减息令,极大的损害了大地主们的经济利益;其三是,李中易在进士科之外,另辟蹊径的把杂科搞得异常红火,这就动了士林门阀的根本。

有这三个前提,达官贵人们,岂能不恨李中易??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小情歌秦歌 穿书之后我嫁给了反派 红尘都市 穿越大周 都市极乐后后宫 wtw1974 赤心巡天 宋檀记事 曼陀罗妖精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币 斗罗:见证之书与绝世唐门 龙族 山村桃运邪医 碧蓝航线界限 生常 皇天无极经 都市沉浮 御兽从零分开始 莽荒纪 
经典收藏龙腾美洲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庶女有毒 唐砖 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 大明第一狂士 赘婿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谍海孤雁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 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大明: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 大秦:开局赐死?我十万大雪龙骑灭咸阳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代号财神 剑动星穹 重生大汉当天子,敌国直接跪了 大唐司刑丞 
最近更新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靠读懂人心立足 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正德皇帝朱厚照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秦末苍穹之变 十三皇子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 伏羲夫妻 极品假太监 
逍遥侯内 大司空 - 逍遥侯内txt下载 - 逍遥侯内最新章节 - 逍遥侯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