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的明末生活

海水真蓝

首页 >>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 >>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敛财人生 唐砖 庶女有毒 寻秦记 步步生莲 兵仙归来:重塑大秦 我当皇帝那些年 澳洲风云1876 带着农场混异界 抗日之铁血战魂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 海水真蓝 -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全文阅读 -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txt下载 -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章 卫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其他的一切也都紧紧有条,政衙和兵衙互相牵制,同样的,这两个部门也将成为说日后方凯手上人才攀登的基础。

可以说,方凯几乎是将手上的四万多人进行了彻底的大洗牌,这四万人不涉及任何士绅大族,权贵氏族,实打实都是小姓,其中一直跟着方凯走到庆尚港的辽东人两万多,剩下的就是慢慢跟过来的平安道一路的流民,以及吞并了济州岛接受了将近一万人的朝鲜人。

人口成分看似复杂,但却以辽东人居多,这些人对于方凯的信心总归是有的,前阵子听说平安道来了个女真人岳托,紧接着平安道就是阵阵腥风血雨,若不是大恩人方凯带着他们跑到这里,恐怕女真的人屠刀那又多了三万的冤魂。

朝鲜平民压根就是名义上的俘虏,想反对也没人领头,只得乖乖听话。

这使得方凯的诸多举措甚至称得上畅通无阻,耿仲明是武将,本身就对这方面半懂不懂,以前就算管过手下军民,那也是‘军事化’管理,连兵民都不用分,至于李越,那是降官,有意见也不敢说出来。

于是人丁不多,社会架构不全面的济州岛政权勉强被建立起来,最上面有方凯的弹压,方凯甚至没给自己加上任何名号,但谁都知道他才是真正的指挥者,下面政衙、兵衙两个衙门分别负责民事和军事,军队主将采取的是隋唐的正副将制度,同样简单明了。

政衙主官李越为主,孙和鼎为副,车晚真算是半个,好歹也帮方凯起草信件文书,兵衙耿仲明为主,附带的是刘四和李焦、赵孟。

要说亲密,自然是刘四、李焦、赵孟三个人和方凯来的亲近,这三个人都是从莱芜就跟着方凯的。

可偏偏这三个人中目前能堪大用的一个都没,也就一个李焦好些,也让方凯派到登州独当一面去了。

为此即使方凯再顾忌耿仲明的身份,他也得把耿仲明摆在正职,毕竟,耿仲明不管哪方面都比刘四来的强,没必要任人唯亲,使得手上不多的战力还得打个折扣。

除此之外,整个济州岛上不多的土地也开始划分,这些土地数量稀少,甚至隔着一、两座山后才能看到一片,但好歹还是有的。

方凯月前让李越派人去丈量济州岛上能耕种的土地,半个月后农政的主官送来了图册,将大静和旌义两县能够耕种的土地合并。

于是这些土地再经过逐一划分后,一一分派到各家各户手上,有家有户有老幼妇孺的为首选条件,家中有从军者优先获得。

为此方凯拿出了手上剩下的全部银两分发给被剥夺土地的济州岛原住民,这也是迫不得已,如果不安抚好这些朝鲜人的话,少不得车晚真、李越都会有意见,更别说以后麾下的朝鲜人肯定会越来越多,方凯总不能指望剥削朝鲜人来养肥大明人吧。

除非他彻底不想用到朝鲜人,甚至打算将朝鲜人杀个干干净净,但偏偏方凯不打算这么干,也不能这么干,所以他只能安抚情绪不稳定的济州原住民。

于是,方凯手上没钱了,原因在于李焦去登州的目的本身只是拉拢孔有德、李九成以及等候费尔南多牧师等人回来。

而等到方凯发现晒制粗盐的方法并制造出第一批精盐后,李焦在登州的使命又多了一个囤积精盐,以及布置贸易点,为此方凯还让人给李焦带去了三千两白银打通关节,所以这些精盐目前不但没赚到一分钱,而且还拖累了方凯的财政。

至于如何买卖,这个由方凯说了算,过阵子方凯就会从庆尚港出发到登州,然后来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大赚一笔。

不过,总而言之,现在方凯手上是彻底没钱了,安抚一万多的朝鲜人花了方凯上万两,剩下的银两又大多花在前几个月的兵饷。

至于当初从大静、旌义两县府库里的银两,这些根本连九牛一毛都不算,这两个县的府库打足了只有一千多两,穷的裤裆都会叮当响。

尽快发展贸易,也成了方凯唯一的选择,除非他想成为唯一被穷死的穿越者。

济州岛进入正轨了,时间也从五月跨度到了六月,方凯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整整有一年了。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方凯在干什么?或许还在兴奋自己成为穿越大军中光荣的一员吧,兴许还信誓旦旦的打算回到明朝当王爷。

只不过‘短暂’的挖矿生活给了方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不是救世主,他和别人的区别只在于身体比较强壮,一样会死,一样会受伤,也一样怕死,一样怕受伤。

这给了方凯务实的精神,他真正懂得,穿越不是某点那些YY小说里说的那般简单,他怕吃苦,更不想给女真人做牛做马,做奴隶做包衣,除了奋起反抗外方凯没任何办法。

甚至于,去年的这个时候他方凯连连升斗小民都不算,只是个卑贱到一塌糊涂的矿奴,没有自由,生存也是问题。

那时候的大明已经岌岌可危了,大厦将倾,腹地也烽烟四起。

可在崇祯五年,大明竟然有了起色,山东的孔有德打到莱州后一直攻不破莱州,虽然朝廷为此死了两个巡抚登莱巡抚,总兵、副总兵多人,参将以下更是不计其数,可好歹境内的这股叛贼被遏制住了,他们打不出山东那就只能等着大明回过头来调集兵力扑灭这股叛乱。

至于陕关的农民军,虽然依旧闹腾的厉害,可也没前几年那般严重了,虽然这些个反叛的逆贼合流成了几大股大的流贼,但那终究是流贼,大的局势上,甚至比年前都要好看一些。

至于关外的女真,兴许是朝鲜闹的太厉害,这些个蛮夷也就没怎么寇边过,最多是‘小打小闹’的在关外清掉几个大明的关堡,没有太大的战事。

因此朝廷还能空出手来调回囤积在山海关的关宁铁骑,最多月余就能到达莱州,灭掉登州的叛贼也就在反手之间。

朝廷重臣都高兴了,崇祯皇帝也高兴,朝廷的大臣们高兴的是大明的‘中兴之相’好歹有了个端倪,这至少证明在一众儒生名士的引领下,恢复大明盛世还是有指望的。

至于崇祯,他高兴的和那帮儒生又不一样了,就不足为外人道也了。

总归,大明在崇祯五年的上半年,还算是顺风顺水,就好似眨眼间就能回到正德、嘉靖年前一般。

于是大明上下一阵‘歌舞升平’,该饮酒作诗的饮酒作诗,该享乐的享乐,至少北京城里依旧是太平盛世。

崇祯皇帝一高兴,难得从内帑中拿出一些银两分发了入关的关宁铁骑和北京城外的京营,这些个内帑远的有的是万历时候存留下来的部分,剩下的都是这几年各地矿监交上来的税银。

数量不多,平日也是拿来给崇祯皇帝和皇家公主,皇子们日常花费,如今拿出来犒劳兵丁,少不得的崇祯自己就得紧衣缩食一阵子。

带着关宁铁骑入关的吴三桂感激流涕,二话不说誓死效忠陛下,崇祯一感动,觉得忠臣难得,就给感动的哭了下来,紧接着就惹得一众君臣各个眼泪横流,就似大明的君臣泪腺都无比发达。

该哭的哭,不该哭的也哭,整个早朝比菜市场还热闹,最后还是崇祯自己看不下去了,把这帮君君臣臣给制止住。

吴三桂带着七千人关宁铁骑继续向莱州进发,朝堂里脑袋聪明些的都准备好了报捷信使,既然陛下喜欢,那这些做臣子理当顺着意思去做,两不耽误,吴三桂进贡的照拿,好话照说。

“还有多远?”方凯站在船首眺望,一边问船上的老舵手。

“还有半天的海程。”老舵手憨憨的笑了笑,然后结结巴巴的道:“大人你已经问了四次了。”

方凯也笑了笑,他自己都忘了已经问过第四次了,兴许是想的太多了。

如果仔细算算,他方凯实际上只离开了陆地五个多月,离开大明时间长了点,可满打满算也就不到六个月。

六个月前刚从登州港跑到朝鲜义州的方凯还基本没什么根基,这个时候了,方凯好歹能凑齐上万人的青壮了。

能够航海的福船也破了两位数了,指挥的动的人手满打满算四万有余,即使这四万人连铁器都装备不全。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不如当初离开大明时候那般寒酸。

至于答应孔有德的船只,虽然还没凑齐二十余艘,但十余艘是有了,眼下孔有德形势越发危机,方凯对他来说也就越发重要,他不敢动方凯,因为这是唯一的退路。

一来二去,至少在山东境内方凯还是安全的。

孔有德也知道现下方凯等人占了朝鲜的济州岛,算是割据一方的人物,这个消息是耿仲明派人拉拢李九成和毛承禄时透露出去的。

因为李九成父子想去投靠后金,他们理所当然就要把这个消息泄露给孔有德,少不得批判一些,把方凯和耿仲明贬低的一塌糊涂。

孔有德本身的倾向也是投靠后金女真,毕竟,女真人的实力摆在那,那压根不是方凯这等‘海寇’可以比的。

方凯望着海岸,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着,但那总归是想法,此时的方凯也不再是一年前的那个满脑子幻想的小子,这一年的经历虽然还算顺风顺水,但是挫折总归也有,过了一道坎就多个心眼,一年到头,几次从生生死死爬出来。

看似到最后化险为夷,应付的轻松自如,可其中艰辛,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

“方大人,您,不是辽东人吧?”老舵手小心翼翼的问道,另一手也没空着,该干什么干什么,总是把握着福船的方向。

方凯一怔,愣在那不知道怎么回答。

他家在哪?上辈子是在一座沿海小城,除了人口,经济、GDP哪个都不能和大点的城市比,至于这一世,方凯压根就没继承这副身体的记忆,自然也就不存在自己哪里人的说法。

“很远。”方凯淡淡的说道,间接的告诉老舵手,他的确不是辽东人。

“大人的口音不像是辽东的,呵呵。”老舵手笑呵呵的道,然后继续说道:“岛上辽东人多一些,所以才问问大人是不是辽东人。”

老舵手是山东莱州人,只是世代都是大明的军户,平日里都住在水军自己的卫所里,老家也就从出生开始就没回过。

“唉,这些年卫所里的兵不知道能跑了多少。”老舵手发了声感慨,他算是逃出了那座囚牢,至少出来后还有饭吃,饿不死。

至于其他人,这些年大明的财政问题不小,这军饷也就来一半少一半的,再加上地方官员和领兵将领的层层克扣,几乎都到不了卫所得兵丁手上。

纵然水师要好一些,毕竟这些战船是需要维护的,地方官员想隐瞒都隐瞒不了,所以上头给的饷银至少能到十之一二。

所以水师的日子也要比寻常卫所要好一些,至少丰收年间是饿不死人的。

“大明卫所?”方凯愕然想起这个曾经大明军队的军制,大明卫所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产物,明太祖在时为了避免前朝的弊病,以及节省国家财政进行的一场军事改革。

用通俗话讲,这种改革类似于将三国时期的屯田制全面铺开,在大明上下统一推行,这些卫所的百户、千户也由世代继承,大明朝廷是不管的,并且给予这些卫所各种政策上的优待。

这样的作用就是为了节省军费,作用很明显,从大明开国一直到嘉靖年间,卫所兵卒都占着大明军队的全部,也为大明节省了数百年的军费,直到嘉靖年间的沿海倭寇横行,此时的卫所兵丁已经不堪所用,各地卫所千户吃空额屡见不鲜,能够召集起来的兵丁更是十无三四。

于是嘉靖干脆就弃卫所兵不用,从新招募良家子成军,只是这番制度到了崇祯年间也逐渐荒废,变成募兵不可用,卫所兵更不可用的局面,整个大明竟然连个强军都找不到!

“老大爷,你说起卫所,能不能给我讲讲。”

先前方凯一直在苦恼自己从哪得到足够多的青壮,但他偏偏忽略掉了占据大明兵部名册上兵丁人数最多的卫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穿越大周 宋檀记事 龙族 开局签到一个吕奉先 山村桃运邪医 我,奈克瑟斯奥特曼 欢迎来到节操动漫社 绝世道君 英格兰热刺王朝 道与碳基猴子饲养守则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都市沉浮 宅魔女 轻狂小毒妃 蜜捕鲜妻:冥少,请下套! 莽荒纪 桃源绝世医神 重生九零蜜时光 诸天同归 
经典收藏龙腾美洲 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 谍海孤雁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女尊世界中的万人迷 大明: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 亮剑之浴血抗战 红楼:窃国贼 伐清1646 大宋斩妖人 学霸,你家渣爷又犯病了(她家渣爷又犯病了) 懒妃劫财,王爷死开 剑动星穹 嫡色 新水浒之心 古影 大唐司刑丞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最近更新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 我打罗马?真的假的? 大汉兵王 男扮女装为祸人间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 海水真蓝 -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txt下载 -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最新章节 -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