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朕闻上古

首页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官居一品 岳母在上 水浒求生记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长嫡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在下潘凤,字无双 回到明朝当王爷 随身空间能召唤 铁骨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朕闻上古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全文阅读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txt下载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0章 文人的无耻!下西洋阻力真相!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乾清宫,西暖阁。

郑和与王景宏面面相觑,显得很是犹豫。

诚然,汉王殿下交代的这个任务,充满了极大的危险。

但是这两名航海家不得不承认,在当前整个大明天下,也只有眼前这位汉王爷,才真正意识到了海洋对于大明的重要性!

甚至就连当今天子,说的不好听一点,那也只是贪图海上财富罢了。

至于太子爷与他的文官集团,恨不得他二人早死早超生,彻底暂停下西洋的国策!

朱高煦见二人显得犹豫,顿时话锋一转,准备采用攻心之策。

“郑和,景宏,你们二人可知,为何那些个文臣全都极力反对你们下西洋”

听到这话,郑和先是一愣,随即脱口而出道:“因为下西洋靡费甚重,花了太多的钱粮,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情!”

前面两次远航下西洋,朝廷几乎没有半点收入,藩国上贡的贡品也全都进了内帑,国库反而倒贴出去了海量钱粮。

虽然大明成功扬威海外异域,得到海外诸国拥戴敬重,但是这种亏本买卖,像极了那些文人士大夫所说的,赔本赚吆喝!

好在这第三次船队运回来了不少番货,加上眼前这位汉王爷的鼎力相助,才给朝廷国库带来了一千万两银子的收入,郑和等人才得以幸免于难。

真要论起来,郑和与王景宏等人还欠他汉王爷一份恩情!

朱高煦听到这个回答只是摇了摇头,冷笑道:“这只是一方面,不是主要原因!”

“郑和啊,你这回带回来了不少番货,也成功给国库增添了一笔巨额收入,但是你信不信,等你下次请求继续下西洋时,那些文臣士大夫还是会跳出来反对!”

此话一出,郑和惊了,有些不太明白汉王这话中的深意。

“因为下西洋是永乐三大新政之一,新政新政,就在于一个‘新’字!”

朱高煦叹了口气,耐心解释道:“从洪武朝到建文朝,朝廷一直严格施行‘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国策,直到永乐朝打破这禁令,老头子命你们冲破这块坚冰,率大明船队巡戈异域,教化四夷,以此拉动永乐新政改革!”

郑和与王景宏连连点头,他们身为天子内臣,又是下西洋的正副使者,这些隐秘还是心中有数。

“但是,你们想过没有,从洪武朝到建文朝,海外藩国就没有获得过我大明的特产吗”

从洪武朝到建文朝,当时正严格执行海禁国策,海外藩国如何获得我大明特产……

不!

不对!

郑和陡然惊醒,一张脸阴沉如水!

“汉王殿下的意思是……走私”

“对,就是走私,建文朝沿海走私可谓是大行其道!”

朱高煦给出了准确回答,脑海中思绪万千。

华商出海贸易,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时期,在汉朝甚至形成了“”。唐宋时期,华商出海贸易更是络绎不绝,出现了一大批通商口岸。

到了前宋,仅是凭借着海上贸易的惊天利润,弱宋都能抵抗辽金蒙古百年,足以见海上贸易背后的利润之恐怖!

但是到了大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屡屡颁布禁止和限制华商出海贸易的法令,还上升到“祖训”的高度,使得后世之君不得不遵守。

朱允炆在建文三年时还颁布诏令禁止华商出海贸易,其诏令中给出了一个可笑的理由:沿海的百姓出海贸易容易引诱蛮夷为盗,伤害良民。

即便是到了永乐朝,朱老四在登基的第一年就昭告天下民间百姓不得私自出海,继续遵行洪武事例。

永乐朝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

沿海地区人民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或从事渔业生产,或从事海上贸易,然而因为这海禁国策,堵绝了沿海地区人民的正常谋生之路。

如“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沿海子民除起来进行斗争之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在严厉海禁的政策下,活不下去的沿海百姓只能选择违法乱纪,为盗为匪,与沿海地区的商贾合作,靠走私中原特产而谋取暴利,得以苟活。

这种民间私人海外贸易被视为非法行经,正被迫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即被迫转入走私和武装走私,甚至发展到成大明中后期那等与朝廷争锋的海上武装走私集团。

沿海走私泛滥成灾,满朝文武难道都不知情吗

不,他们知情,至少半数之上!

文臣集团当然知道海上贸易的惊天利润,可是好处都让皇帝给占了,郑和下西洋运回来的宝贝也都进了内帑,即便这回运回来的番货也变现成银子进了国库,他们可是什么都没有捞到!

想着,朱高煦再次冷声道:“要知道前宋的海上贸易异常兴盛,号称‘万国衣冠,络绎不绝’,光是朝廷从海上贸易征收的税,约相当于国家一年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那个时候,什么‘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说白了就是帝与士大夫分肥天下,皇室赚了个盆满钵满,文人士大夫们也吃了个满嘴流油,所以他们竭力推进航运贸易和市舶管理,甚至支持某些具备雄厚资金实力的豪家大姓,以私商身份前往海外经营贸易,一切都不过是为了银钱。”

“蒙古入主中原,读书人换了个主子,地位虽不如在赵宋时期,也还算是过得去,蒙古朝廷要倚仗这些读书人治国,所以对他们也颇为优待,靠着海上贸易同样吃的肥头大耳!”

“可惜到了我大明,高皇帝制定出了海禁国策,可怜这些肥头大耳的士大夫们,现在却是吃不饱了,只能靠走私来赚赚小钱……”

挺到此处,吴宣直接吐出一口老痰。

“我呸!这些个文人士大夫,真是有够无耻的!”

郑和与王景宏同样异常愤怒,到了现在他们哪里还看不明白。

洪武朝律法严峻,他们还不敢,但是到了刑律宽仁的建文朝,这些狗东西胆子就大了,利用沿海百姓走私倒卖谋取暴利。

而永乐朝后,下西洋一开始,他们这走私买卖就遭到了毁灭性地打击!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难怪,从一开始,这些无耻的文人就极力反对下西洋一事!

一想到这儿,郑和就恨得咬牙切齿。

朱高煦见状笑道:“我那位好大哥耳根子软,他身边又都是些文人士大夫,说句不好听的,等我家老头子驾鹤西去,你们还想下西洋,那就是想屁吃!”

“本王得提醒你们一句,想要继续远航下西洋,想要为大明建功立业,必须在永乐朝完成革新,将一切着为令!”

“即便我那好大哥坐上了龙椅,他也不敢去改革,二位明白了吗”

郑和深深地看了汉王一眼,他知道这话不是在危言耸听。

太子爷是个只关心仁政民生的主儿,一旦他上位,北伐下西洋这些项目只怕立马就会叫停,他郑和也会被打回原形,去给当今天子看守皇陵!

想着,郑和长叹了口气,起身跪倒在地。

“郑和愿尊殿下之命,誓死完成殿下重托!”

王景宏面色大变,因为这是认主之礼啊!

但事到如今,他也没有其他选择,除非他想死在汉王手中!

“王景宏愿尊殿下之命,誓死完成殿下重托!”

吴宣见状一摸脑门,索性有样学样,也跪在地上来了一句。

“吴宣愿尊殿下之命,誓死完成殿下重托!”

朱高煦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上前将三人扶了起来。

“你我四人,不为其他,只为后世子孙!”

“殿下高义!”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赵氏嫡女 将夜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深空彼岸 龙族 四合院:从截胡秦淮茹开始 大夏第一假太监 娇娘医经 无限影视,从流金开始 明星潜规则之皇 仙门走出的男人 蛊真人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英格兰热刺王朝 斗罗:我唐三这一世要娶千仞雪 大明英华 全球高考 我见人间多妩媚 皇兄何故造反? 嫡长女她又美又飒 
经典收藏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女尊世界中的万人迷 带着基地回大唐 我的公公叫康熙 大宋斩妖人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学霸,你家渣爷又犯病了(她家渣爷又犯病了) 异世崛起:最强争霸系统 毒步天下:废柴小狂妃 极品快乐厂公 挽唐 大明圣祖 雍凉风云 大宋医相 大夏国九皇子 中国密电码 重生之大明鹰犬 词之国 大明千王 全军列阵 
最近更新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 重生成为皇太子却意外失忆变牛蛙 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穿宋,造反!【变宋】 于是我成为了神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大晋第一才子 风入邺 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朕闻上古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txt下载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最新章节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