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公主之尊(番外)
婉宁在五岁之前是个快乐的小姑娘,有疼爱自己的阿玛额娘,有喜欢偶尔欺负自己的哥哥姐姐,但是他们都会给自己带各种好玩的、好吃的,有可爱好玩的弟弟妹妹。原本她以为自己的日子就会这样平淡幸福得过下去。
直到一道圣旨来到了和亲王府,便将婉宁接入了紫禁城。 初入宫廷,婉宁被安置在华丽却冰冷的宫殿中。身边环绕着规矩严苛的宫女太监,一言一行都受到无数目光的审视。
养母是永寿宫的慧贵妃,那是一个极美的女子。她能感受到这个慧贵妃对自己的喜爱,额娘跟自己说过,这位慧额娘没有自己的孩子。
可是慧额娘总是伤春悲秋,这样压抑的环境下,婉宁只能小心谨慎。婉宁努力学习宫廷礼仪,每一个微笑、每一次行礼都力求完美,只为赢得皇帝与慧贵妃的欢心。
随着年龄增长,婉宁出落得越发亭亭玉立,才情也备受赞誉。皇帝对她宠爱有加,慧贵妃欣喜地发现,自己这个女儿能够让乾隆来到永寿宫。
那段时间,她的生活实在水深火热,慧贵妃利用自己争宠,不想要慧贵妃争宠的人,将各种手段都用在了她身上。原本健康的身体,也在几次三番病后,变得脆弱了不少。
再后来,皇后丧子,慧贵妃去逝,她被皇后丢给了不受宠娴妃照顾。好在娴妃不是个刻薄的人,虽然规矩刻板了些,但是从不与自己为难,甚至让自己过上了入宫以来最安稳的日子。
转眼就到了十五岁,婉宁也被封为和硕和婉公主,之前的娴妃变成了娴皇贵妃,孝贤皇后也没能陪着皇阿玛到老啊。
其实和婉很清楚,皇后的希望灭了,二阿哥死了之后,好歹她还能生育,皇阿玛对她也还有愧疚;可是七阿哥也没能活下来,她失了生育能力,又因为慧贤皇额娘的死失了恩宠。
一切算计都成了泡影,她也就没了活下去的希望。撑着最后一口气给三姐姐送嫁,已经是她最后的极限了。
和婉其实觉得孝贤皇额娘很悲哀,她的结局仿佛早就注定了一般。但同时和婉也深知自己的命运也是一般,从由不得她做半分主。
最终,皇阿玛也会为了稳固朝堂和蒙古的关系,将她下嫁给蒙古贵族,就如同她的那些姑姑姐姐一样。
她本以为她能坦然面对自己的未来,当和亲的队伍朝着远方的未来前去的时候,她也忐忑过。当被嬷嬷“劝说”的时候,她也想要反抗过。
然而,对于这一切,她其实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回首往昔,她默默地想着,或许自己的人生大抵也就如此这般了吧。
那场疾病的降临并非毫无征兆,事实上,她心里很清楚,无论是自己的躯体还是心灵,都已不再像从前那般健康。
那种虚弱无力的感觉,始终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她。那时,她甚至悲观地认为,自己恐怕会就此命丧于这场病魔之手。
就在她近乎绝望之际,德勒克出现了。但是,他匆匆而来,却又匆匆离去,只留给她一抹模糊而遥远的背影。
之后不久,四哥与十二弟就带着圣旨来到了蒙古。他们宛如从天而降的救星,不仅给她带来了生的希望,更雷厉风行地处决了那些侵蚀着她生活的蠹虫。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众人的悉心照料下,她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起来,她还能够回京了。最终,她奇迹般地活下来了。
而从前与她关系冷漠的德勒克似乎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陪着和婉一同返京之,并开始对她关怀与体贴了起来。
后来,当和婉老去之后,总会感叹,就是在那一年,她的人生又回到了最初的幸福。所有的苦难都在那一场病痛中烟消云散,她迎来了自己的美好。
回到京城,德勒克也住在了公主府,他在蒙古的侍妾一个都没带上,他和和婉仿佛进入了蜜月期。
在后来,皇阿玛受了重伤,传位给十二弟,自己成为了长公主。再后来,自己也生下了自己的两个孩子,见证了大清的繁荣。
和婉每日精心教导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儿子聪明伶俐,女儿温婉可人。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人生,健康平淡。
德勒克也全心投入到家族事务之中,偶尔陪着和婉在京城的街头巷尾漫步,感受着这繁华都市的烟火气息。
等她老去的时候,德勒克已经去逝了十来年,她的身边环绕着小孙子孙女,甚至还有一个才出生的重孙子。
和婉平静而又幸福的讲述着曾经的生活,听完她的讲述,小孙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问:“老祖宗,那您这辈子最难忘的是什么呀?”
和婉轻轻抚摸着重孙的脑袋,眼神飘向远处,缓缓说道:“最难忘的啊,便是那一次次命运的转折吧。从身不由己到险些丧命,再到重获新生。每一段经历都刻骨铭心。”
小孙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道:“老祖宗,那您最害怕的是什么时候呀?”
和婉微微怔愣,回忆起往昔。“最害怕的时候,大概是刚得知要远嫁蒙古的时候吧。那时只觉前路茫茫,远离故土亲人,周围都是陌生的人和事。”和婉轻轻叹了口气。
“那您为什么又不怕了呢?”小孙歪着头追问。
“因为啊,在我最无助准备放弃的时候,出现了光明,让我慢慢有了勇气。而且我也意识到,与其害怕担忧,不如勇敢面对,说不定转机就在下一刻呢。”和婉慈祥地笑着。
小孙听着,眼睛里满是敬佩。“老祖宗,那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勇敢!”
和婉欣慰地抱紧小孙,“好,我的乖孙一定会比老祖宗更出色。”众人皆笑起来,屋子里充满温馨的氛围,阳光洒进来,映照出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
岁月转瞬,当她再次陷入迷离之际时候,仿佛看到了德勒克莱接她。大长公主府中哭声一片,这位公主也走完了她的一生。